盛夏的阳光炙烤着魔都,空气中弥漫着暑气和梧桐树叶的清香。柏油路晒得发软,来往的自行车铃声清脆悦耳,偶尔有辆卡车驶过,卷起一阵热浪。街道两旁,梧桐树茂密的枝叶投下一片片浓荫,为行人带来一丝清凉。
文物商店所在的广东路,离闻名全国的南京路也只是隔着几条街。
沈梅会骑自行车后,柴油机厂的鱼就由她每天带去食堂;给海运学院送鱼的活,被李秀兰接了过去;至于给派出所送鱼送兔子,每个星期送一次就行了。龙飞一下子就空闲了下来。
这不,一大早,他去附近的黑市卖了一批鱼之后,就来到了文物商店。
文物商店的门面不小,足足有八个开间,有些斑驳的木质招牌上写着“文物商店”四个字,字体是那种老式的繁体字。 玻璃橱窗有些灰蒙蒙的,但依旧擦拭得尽量干净,努力展现着里面的“珍宝”。
只是站在门口,龙飞就感受到了大量的灵气波动,不过他并没有太激动,在壶中界达到了瓶颈之后,他对灵气的需求就没有那么迫切了,他现在最希望的是能找到乾坤壶的碎片。
龙飞推门走进了文物商店,一股混合着樟脑和旧纸张的气味扑面而来,让他仿佛置身于时间回廊之中。
透过木制柜台的玻璃,可以看到里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古董文物。瓷器居多,青花瓷、粉彩瓷、汝窑、钧窑,琳琅满目,在昏黄的光线下,散发着温润的光泽。旁边柜台里是玉器,有玉佩、玉镯、玉如意,雕工精细,形态各异。角落里摆放着几尊青铜器,锈迹斑斑,却透露出岁月的痕迹。墙上挂着几幅字画,水墨山水,笔墨酣畅,似乎能将人带入画中的意境。
店里很安静,只有店员和顾客低声交谈的声音偶尔响起。
一位穿着中山装的老先生正戴着老花镜,仔细端详着一只瓷碗,时不时用手轻轻敲击,发出清脆的响声。
一位身穿大红色旗袍的中年妇人则在柜台前询问一个玉镯的价格,店员低声报出一个数字,妇人略微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龙飞在店里慢慢踱步,目光扫过一件件文物,探测着每一件文物中蕴含的灵气,他想搞清楚这灵气多寡的缘由。
经过比对,天生地养的材料所制成的珠宝古玩灵气含量更高一些,其次就是时间越久远的文物灵气含量也越高,像清朝之后的的文物几乎就没有什么灵气了。
龙飞暗自琢磨:这大概是因为天地灵气浓度的变化。古董就是个容器,能吸收并储存灵气。可是,随着天地灵气日渐稀薄,它们无法补充吸收,灵气含量自然越来越少。所以,清朝以后的文物,除了那些自身就带着灵气的材料(玉石、特殊矿石和千年老木)做的东西,几乎都没什么灵气了。
简单来说,古董就像充电宝。古代天地灵气充沛,就像有电,能慢慢充电。到了清朝,天地灵气枯竭,就像没电了,充电宝也就成了摆设。当然,这只是龙飞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小同志,你要买点什么?”一位穿着售货员工作服的老大爷笑呵呵地问道。
龙飞收回目光,看向老大爷,礼貌地笑了笑:“阿公,我就随便看看。”
“呵呵,随便看看也好,看看也能长见识。”老大爷笑呵呵地说道,“小同志,你是第一次来我们店吧?”
“是的,阿公。”龙飞点点头。
“看得出来,看得出来。”老大爷笑呵呵地说道,“现在的年轻人很少对这些老物件感兴趣了。”
“我从小就喜欢这些老物件,觉得它们有一种特殊的魅力。”
龙飞只好顺着老大爷的话说,总不见得说自己根本就不懂这些,完全是奔着灵气来的。
“小同志,讲得好。”老大爷赞赏地看了龙飞一眼,“这些老物件啊,都是历史的见证,每一件都有它自己的故事。”
看来这个老大爷还是个健谈的人,龙飞不想浪费时间闲聊,便指着柜台里一块灵气波动最强的玉石问道:“阿公,这块玉是什么年代的?”
龙飞手指的方向看去,扶了扶老花镜,看了一眼,说道,“这是块商周时期的玉珏,不过这只是块残片,要是完整的话,那就得送去博物馆了。”
“可惜了。”龙飞有些惋惜地说道。
残片就有这么多灵气,要是完好的,那还得了!
“小同志,你对这块玉珏感兴趣?”老大爷问道。
“嗯,看着挺喜欢的。”龙飞点点头。
“喜欢就买下来吧,也不贵,就30块钱。”老大爷笑呵呵地说道。
30块钱,对于普通工人来说,肯定不便宜,那可是一个月的工资。可是对这些常年经手各种文物的售货员来说,30块钱真不算什么。
龙飞心中暗喜,这块玉珏残片的灵气含量比他之前见过的任何一件古董都要高,30块钱买到就是赚到。
“行,阿公,我买了。”龙飞爽快地说道,从挎包里掏出30块钱递给老大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