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骨的寒风裹挟着雪籽,拍打在柴油机厂斑驳的红砖墙上。厂房里,工人们裹着棉袄,仍然冻得瑟瑟发抖。午休的铃声一响,大家纷纷涌向食堂。
“哎,又是这玩意儿!”一个年轻工人端着碗里的黑乎乎的糊状物,一脸嫌弃。
“可不是嘛,自从尤副厂长来了之后,这食堂的伙食是一天不如一天,现在天天吃这代食品,我都快忘了肉是什么滋味了。”旁边一个老工人叹了口气,用筷子戳了戳碗里的东西,一点食欲都没有。
“可不是,以前赵科长负责食堂采购的时候,顿顿有荤有素,逢年过节还有鸡鸭鱼肉,现在倒好,过年能不能吃饱饭还是问题呢?”另一个工人附和道。
“我听说啊,这尤副厂长为了把食堂的采购权都抓到自己手里,把以前给厂里供应物资的人给赶走了,谁知道他在中间到底干了什么?”年轻工人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
“嘘,小声点,别让尤副厂长听见了,小心扣你工资!”老工人连忙提醒道。
“怕什么,敢做还不敢认啊,有本事就给厂里采购点物资来啊。”年轻工人有些不服气。
“唉,算了,少说两句吧,吃饱了赶紧回去干活,这日子还得过下去呢。”老工人无奈地摇了摇头,开始默默地吃着碗里的代食品,一股干涩的味道在嘴里蔓延开来。
突然,食堂的一角,有一群工人围在一起,兴奋地议论着什么。
“听说了吗?镇里的供销社到了一批物资!”
“供销社里到了一批物资有什么可稀奇的?”
“那批物资是专门为我们厂里的工人准备的年货,只要凭工作证就可以购买!”
“真的假的?都有什么东西啊?”
“我听说有鱼有肉还有蔬菜,都是新鲜的!”
这个消息就像一颗炸弹,瞬间在食堂里炸开了。食堂里原本沉闷的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兴奋和期待。
好不容易等到下班了,工人们迫不及待地涌向供销社。还没走到门口,就看到供销社门口排起了长龙,队伍一直延伸到街道的拐角处。
“这么多人啊!”一个工人感叹道。
“是啊,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大家都想买点年货回去过年。”另一个工人说道。
尽管队伍很长,但工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丝毫没有抱怨。他们一边排队,一边兴奋地讨论着,猜测着这次供销社究竟准备了哪些好东西。
“我刚才看见铸造车间的小李提着块五花肉出来,最少有3斤重!”
“真的吗?那太好了!我都快忘了肉是什么滋味了。”
“我一定要买一条大鱼回去,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
供销社后面的仓库里,刘主任、赵科长和龙飞看着工人们在供销社里兴高采烈地购买年货,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赵科长拍了拍龙飞的肩膀,感激地说:“小飞,这次多亏了你啊!”
龙飞笑着回答:“赵叔,您要谢的应该是刘爷爷。”
刘主任听了,笑着摆摆手:“小飞,你就别给我脸上贴金了。东西都是你供应的,我们供销社只是走了个过场。就这么转一手,我们不仅能完成指标,还能赚不少差价呢。”
“刘主任,小飞,我替全厂的职工谢谢你们!”赵科长激动地说道。
龙飞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赵叔,您就别客气了……”
突然,供销社里传来一阵喧闹声。
“同志,对不起,请你离开!这些东西不能卖给你!”
“为什么?你们凭什么不把东西卖给我?”
一个尖锐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带着一丝愤怒和不甘。
龙飞探出头一看,原来是地中海发型的尤副厂长,只不过他的那个地中海看起来更加光亮了。
“同志,请你冷静一下。我们这次活动是为了让镇里在柴油机厂上班的职工能买到平价的年货,所以每个顾客凭工作证和户口本限购一份。”供销社的售货员耐心地解释道。
“户口本?还要限购?我从来没听说过在供销社买东西还要户口本,还要限购的。我手里有钱有票,这些东西我全包了!”说着,尤副厂长从兜里掏出一沓钱和票,嚣张地甩在柜台上,“看到没有?这是钱!钱!钱!懂吗?”
尤副厂长为了搞物资,四处求爷爷告奶奶,可最终还是两手空空。今天他偶然听说洋泾供销社来了一批平价年货,立刻心急火燎地赶了过去,盘算着把物资都买下来,改善一下厂里的伙食,也好安抚一下最近牢骚满腹的工人们。结果到了供销社,售货员却不肯卖给他,这让尤副厂长觉得脸上挂不住,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同志,这是我们供销社的规定,我们也是按规定办事。”售货员的语气也开始变得强硬起来。
“规定?什么狗屁规定!我今天就要买,我看谁敢拦我!”尤副厂长蛮横地推开售货员,伸手就要去抓柜台上的东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