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涵春堂是魔都历史最悠久的国药老字号,早在乾隆年间便已开业。它坐落于方浜中路上,距离荣顺馆不过几步之遥。
龙飞走进童涵春堂的大门,迎面便是一块悬挂着“方剂正宗,济世为怀”的金字匾额,药香弥漫,充满了传统中药铺的气息。
“小同志,你有什么需要?”一位中年售货员迎上来问道。
龙飞微微一笑,将手上的纸条递了过去,语气温和地说道:“爷叔,我想抓一些药材,这上面都有写。”
中年售货员接过纸条,低头看了看,上面写着:五十年野山参一株、生地一两、茯苓一两……虎骨二两、藏红花一两,陆陆续续写了几十种药材。
其中大多都是常见的中药材,只有五十年野山参和虎骨比较稀罕。
他神色微微一变,上下打量了龙飞一眼,笑着说道:“小同志,纸条上的药材大多我这儿都有,只不过有几样,价格可不低啊,另外,店里的虎骨只剩下20克,你看……”
龙飞闻言,点了点头,依旧淡然从容地说道:“爷叔,虎骨不够那就算了,五十年野山参有多少算多少。至于价格,您直接报就是,药材好就行。”
中年售货员见龙飞气定神闲,大方得体,也不再多问,转身去了柜台后面。不一会儿,他便拿来一个木匣子,将匣子打开。匣内摆放的是三株野山参,须细长,形态分明,隐隐散发出浓郁的参香,气韵十足。一看便知道是老货。
“这三株,是咱们店里最好的五十年野山参了,价格嘛,两百块钱一株。”中年售货员抬头看着龙飞,小心翼翼地说道。
一旁正在抓其他药材的小伙计听到这个数字,不由得抬头瞅了一眼龙飞,眼中带着些许好奇。两百块不是个小数目,即便是家境优渥的人家,也得慎重考虑。
龙飞却不动声色,轻轻点了点头:“可以,这三株我都要了。其它的药,每样来十份,给我一份份分开包。”
中年售货员表现得更为恭敬,连连应声:“好嘞,您稍等,我给您抓药。”
不多时,中年售货员便将所有药材打包妥当,将一个布口袋递了过来,道:“小同志,这些药一共是七百四十六块七,零头就抹去吧,您给七百四十六就成。”
龙飞付了钱,接过口袋,又问道,“爷叔,我想买点药材种子,您知道哪儿有卖的吗?”
中年售货员闻言,微微一愣,随即笑道:“小同志,您这是打算自己种药材?这可是个精细活儿,没点经验可不容易成啊。”
龙飞淡淡一笑,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自信:“爷叔放心,我家里有些地,也懂些种植的门道,想试试看。”
中年售货员听了,脸上闪过一丝诧异,但很快恢复如常。他压低声音说道:“我们店里不卖种子,不过我知道这条路一直走到尽头,再左转,那里有个鸽子市。我听说那边有时候会卖一些新鲜药材和种子。小同志,你不妨去那里看看,说不定能找到。”
龙飞闻言,点了点头,笑着道:“谢谢爷叔,这个消息对我很有用。”
“小意思,小意思。”中年售货员摆摆手,脸上挂着一副和气的笑容,“不过您可要注意些,鸽子市那地方水浑,你可要注意安全。”
“我记住了,爷叔再见!”龙飞挥了挥手,随后提起那装满药材的布口袋,转身离开了童涵春堂。
按照中年售货员指引的路线,龙飞一路走到尽头,然后左转,进入了一条狭窄的弄堂。弄堂两旁是老旧的石库门房子,墙皮斑驳,透着几分古老的气息,显得既陈旧又神秘。空气中弥漫着各种混杂的气味,有药材的清香,也有食物的油腻,还有些不明来源的杂味。
随着深入弄堂,周围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和大多数鸽子市一样,这里聚集着许多路边地摊。从出售杂货到倒腾票据,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有时还能看到有人卖粮食和鸡蛋这样的食材。但由于市面上物资紧缺,每当有食材出现,都会瞬间被抢购一空。
龙飞随着人流缓缓前行,目光却扫视着两旁的地摊。一些摊位上摆放着手工艺品、小玩意儿,还有卖二手自行车的,但关于药材的东西却寥寥无几。
穿行了约莫百米,前方的摊位开始变得稀疏,周围人群的嘈杂声也显得稍弱。在一棵斜长的梧桐树下,有一个不起眼的摊位,摊主是一名瘦削的老者,微弓着身子,满脸沟壑间写满岁月痕迹。摊位上的物品摆放得很随意,一个洗得发白的旧布袋装着不知名的物什,旁边还放着几只裂了口的小陶罐。最引人注目的是靠边的一块红布,上面放着一些大骨头,骨头旁边还放着十几个小纸包。
“阿公,您这里卖药材种子吗?”龙飞蹲下身,向老者问道。
老者缓缓抬起头,浑浊的双眼打量了龙飞一番,嘶哑着声音问道:“小伙子,你要什么种子?”
龙飞目光一亮,压低声音说道:“阿公,我想要一些人参、何首乌这类药材的种子,不知道您这里有没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