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就是维多利亚港吧?”
彭向东指着不远处那片璀璨的灯光,询问道。
郑敏顺着彭向东手指的方向望去,维多利亚港的夜景确实迷人,灯火辉煌,倒映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是啊,彭先生,那就是维多利亚港。”郑敏回答道。
“两年前,我也来过港岛,那次是来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只可惜,那次来去匆匆,没能好好欣赏一下港岛的夜景。”
”彭向东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怀念,而后又自嘲地摇了摇头,“没想到,自己现在居然会落到这个下场。”
“彭先生,您别难过。过去的事已经都过去了,以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郑敏安慰道。
彭向东感激地看了郑敏一眼,“谢谢。”
两辆小轿车一前一后停进了巨龙投资总部的停车场。
“彭先生,下车,我们到了。”
彭向东推开车门,下车时抬头望了一眼周围三栋巍峨耸立的大楼,心里不禁有些震撼。
“前面这一栋12层的是我们的办公区域。”郑敏指着几栋大楼一一介绍道,“后面那两栋10层的是员工住宅,你们暂时就住在这里。”
说话间,郑敏带着彭向东走进了住宅楼,住宅楼的一层还逗留着不少人,正有公司的员工在给他们分配着住处。
“小刘,现在安置好了多少户?”郑敏走到一个穿着西装的年轻人身边,问道。
名叫小刘的年轻人回答道,“郑助理,463户有家人的都已经安置好了,剩下的还有237个都是独自一人的。只不过空余的套房只剩下12间了,还有40间4人间的单身员工宿舍,我现在正在犯愁怎么安排呢。”
“这样吧,先把160个人安置到单身宿舍,剩下的人,平均分配到套房里,今天晚上先挤一下,明天,等详细信息都登记好之后。会有一部分被安排到慈恩善堂,到时候再重新调整。”郑敏略微沉吟了一下,说道,“对了,这位彭先生也要安排进去。”
说着,她把彭向东也介绍给了小刘。
“好的,郑助理。”小刘答应一声,转身去忙了。
在小刘的忙碌指挥下,余下的人逐渐被安顿下来,彭向东和另外四个男子被安排到了一个三十来平方的套房。
推开房门,几人愣住了。
房间干净整洁,布置温馨,四张带楼梯的单人床靠墙摆放,床下是衣柜和书桌。房间里还有独立卫生间,各种生活用品齐全。任何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都能一眼看出,这就是大学宿舍的翻版。
“这条件,比我以前住的强多了!”戴眼镜的瘦削中年男人感叹。
“可不是,比我们工厂分的宿舍好太多了。”另一个年轻些的男人附和道。
国字脸的中年男人也兴奋地说道:“还有吊扇呢,这条件比我家都好!”
彭向东环顾四周,眼中满是惊讶。他实在没想到,巨龙投资公司居然能把员工宿舍安排得如此周到细致,甚至连日用品都准备得妥妥当当。他的目光落在书桌上的一只崭新的陶瓷水杯上,又扫过水杯旁整齐放置的新毛巾,心里感受到了一股久违的温暖。
“没想到这里的条件这么好。”彭向东最终还是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这巨龙公司的实力的确非同一般啊!对我们如此细心周到,看来我们这次是真的赌对了!”瘦削男子笑着接话,还主动伸出手说道,“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林耀辉,以前在无线电三厂工作,今后请多关照。”
彭向东与林耀辉握了握手,同样笑着回应道:“彭向东,魔都大学无线电专业的老师。”
“真的吗?太巧了!我们也算是半个同行了,以后可得多交流交流。”林耀辉颇为惊喜地说道。
“好啊。”彭向东点头,脸上也多了一抹笑意。
“我叫李明,是教初中数学的。”国字脸的中年男子紧接着介绍自己。
略微年轻的男人也不甘落后,笑着说道,“我是赵海信,之前在机械厂当技术员。”
四人相互认识之后,宿舍里的气氛顿时融洽了许多,初来的拘谨一扫而空,甚至还带上了几分轻松与自在。
也许是大家都经历过一些苦涩的往事,所以闲聊时有意无意地避开了最近这段日子里发生的事情,聊的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
第二天早上,彭向东四人早早地就醒了,可他们也不知道该去哪,该干些什么,只好只好在宿舍里等着。
到了7点,一名安保人员到宿舍来招呼他们去食堂吃早饭。
食堂规模很大,可以容纳上千人同时用餐。早餐种类丰富,从叉烧包、馒头、面条到油条、稀饭、豆浆等等,应有尽有,摆放在桌子上任人自取。所有就餐的人都井然有序地排着队,拿着托盘自助取餐。
彭向东四人看得有些发愣,显然没想到巨龙公司的食堂和国内的食堂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即便彭向东曾经来过港岛,也从未见过类似的取餐方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