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靓仔》(粤语诗)
文/树科
唔话你唔知
人哋啲家世
威过富二代……
讲嚟吓亲你
唔同有钱佬
低调仲近人……
讲到富二代
点比富三代?
四代骄一代……
讲噈喺咁讲
话埋唔怕啦
两代冇比?……
人哋点讲晒
识得为民好
唔信睇下啦……
《树科诗笺》2025.1.26.粤北韶城沙湖畔
《粤语语境下的阶层思辨与人性礼赞》
—— 论树科《红靓仔》的诗学张力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创作的多元图景中,树科的粤语诗《红靓仔》以独特的语言形态与深刻的现实观照,构建起别具一格的诗学空间。这首创作于 2025 年 1 月 26 日粤北韶城沙湖畔的诗作,以方言为载体,将市井话语转化为诗性表达,在看似平实的叙事中,展开了对阶层特质、财富传承与人品价值的多维思辨。
一、方言诗学:粤语口语的诗性转化
粤语作为极具地域特色的方言,承载着岭南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红靓仔》中,树科摒弃了传统诗歌典雅庄重的语言风格,大量运用粤语口语词汇与句式,使诗歌呈现出鲜活的生活气息与独特的语言魅力。“唔话你唔知”“讲嚟吓亲你”“讲噈喺咁讲” 等表述,如邻里间的闲话家常,亲切自然,瞬间拉近了诗歌与读者的距离。这种方言的运用,打破了诗歌语言的常规范式,赋予诗歌以强烈的地域标识与现实质感。
粤语的声调丰富,九声六调使语言具有独特的音乐性。在《红靓仔》中,诗人巧妙地利用粤语的声调变化,形成了诗歌内在的韵律节奏。虽然没有严格的格律限制,但诗句在口语化的表达中,自然地产生了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如 “唔同有钱佬,低调仲近人”,平仄交替,读来朗朗上口,使诗歌在口语化的外壳下,蕴含着音乐般的美感。这种将方言口语转化为诗性语言的能力,展现了诗人对粤语独特韵味的深刻理解与精湛驾驭。
方言的使用不仅是语言形式的选择,更是文化身份的彰显。在全球化与普通话普及的背景下,粤语诗的创作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红靓仔》通过粤语的运用,保留了岭南地区的语言特色与文化记忆,使诗歌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诗中所呈现的市井话语、生活场景,都是岭南文化的生动写照,让读者在阅读诗歌的同时,感受到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这种文化身份的表达,使诗歌具有了独特的艺术价值与文化意义。
二、阶层叙事:财富传承的辩证思考
《红靓仔》以 “家世”“富二代”“富三代” 等词汇为切入点,展开了对阶层现象的深入探讨。诗歌开篇 “唔话你唔知,人哋啲家世,威过富二代”,以一种惊讶的语气,引出对特殊家世的描述,引发读者的好奇心。随后,诗人通过 “讲嚟吓亲你,唔同有钱佬,低调仲近人”,将 “红靓仔” 的形象与传统印象中的 “有钱佬” 进行对比,突出其低调亲民的特质,打破了人们对富裕阶层的刻板认知。
在对财富传承的论述中,诗人提出 “讲到富二代,点比富三代?四代骄一代” 的观点,展现了对不同代际财富继承者特质的思考。这种思考并非简单的价值判断,而是蕴含着对阶层发展规律的洞察。诗人认识到,财富的传承不仅是物质的延续,更是精神与品性的传递。富二代与富三代的比较,暗示了随着财富传承的延续,后代在品性修养上可能出现的变化,而 “四代骄一代” 则进一步揭示了财富过度积累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对阶层现象的批判上,而是通过 “人哋点讲晒,识得为民好,唔信睇下啦”,将视角转向 “红靓仔” 的品性与行为。在诗人眼中,真正值得关注的不是家世与财富,而是个人是否具有为民服务的意识与能力。这种观点超越了阶层的界限,强调了人性价值的重要性。诗歌通过对阶层现象的辩证思考,引导读者重新审视财富、家世与人品之间的关系,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三、人性礼赞:低调亲民的价值彰显
“红靓仔” 作为诗歌的核心形象,其最突出的特质便是低调亲民。在诗歌中,诗人通过与 “有钱佬” 的对比,以及对其行为的描述,塑造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富裕阶层形象的人物。“唔同有钱佬,低调仲近人”,这简单的一句话,却生动地展现了 “红靓仔” 的独特魅力。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富裕阶层往往给人以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感觉,而 “红靓仔” 却以低调亲民的姿态,拉近了与普通人的距离。
诗人对 “红靓仔” 低调亲民特质的赞美,实际上是对一种美好人性的礼赞。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财富与地位往往容易使人迷失自我,变得傲慢与冷漠。而 “红靓仔” 却能够坚守本心,不被财富所左右,以平等、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这种品质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珍贵,也正是诗人想要通过诗歌传达给读者的价值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