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唐嬷嬷说要带自己去见夫人,禾穗的心猛地一紧,刚刚稍有放松的神经瞬间又紧绷起来。
她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脸上原本的红晕也褪去了几分,变得有些苍白。但她还是迅速调整好状态,恭敬地屈膝行礼道:“是,嬷嬷,我这就随您去。”
王嫂子在一旁也有些紧张,她轻轻拉了拉禾穗的衣袖,小声说道:“禾穗,别慌,放轻松些,好好表现。”禾穗感激地看了王嫂子一眼,微微点头。
唐嬷嬷在前,不紧不慢地走着,禾穗和王嫂子则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
一路上,穿过了几处回廊,绕过了精致的假山和波光粼粼的池塘,路过的丫鬟小厮们见到唐嬷嬷,都纷纷行礼问好。禾穗紧紧盯着唐嬷嬷的背影,不敢东张西望,脚步也尽量放轻,生怕出一点差错。
终于,她们来到了一处装饰华丽的房间前,两扇朱红色的房门敞开着。
门前立着两个守门侍女。侍女们身着青色的衣衫,腰间系着淡蓝色的绸带,头发整齐地梳成发髻,上面插着一支简单的木簪。她们身姿挺拔,面容严肃,眼神专注地盯着前方,宛如两尊威严的门神。
门的上方,挂着一幅极为素雅的门帘。门帘以月白色的细棉布为材质,质地轻柔,仿若山间缭绕的薄雾。帘面上,用淡蓝色的丝线绣着几枝摇曳的兰花,兰花的形态各异,门帘的下摆,坠着一排小巧的竹节,竹节打磨得光滑圆润,长短一致,随着微风轻轻晃动,相互碰撞,发出清脆却又柔和的“哒哒”声。
唐嬷嬷停下脚步,转身对禾穗说道:“一会儿进去,见到夫人要先下跪行礼,头低着,眼睛不要乱看,等夫人问你话了,再回答,记住了吗?”
禾穗忙不迭地点头,声音略带颤抖地说:“记住了,嬷嬷。”
唐嬷嬷稳步向前,守门侍女见是她,立刻身姿轻盈地屈膝行礼,动作整齐划一。
唐嬷嬷微微颔首,脸上带着几分和蔼,轻声说道:“劳烦姑娘通禀夫人,老奴为伺候姐儿一事,寻得了个合适人选,特地带到夫人跟前,恳请夫人过目定夺。”
其中一位侍女恭敬应了一声“是”,随即转身,脚步轻快却不失稳重地走进屋内。
不过片刻,侍女再度现身,侧身而立,抬手做出“请进”的手势,同时脆声道:“嬷嬷,夫人有请。”
与此同时,另一位侍女身形一动,双手轻轻抬起,动作轻柔地撩起那素雅的门帘。门帘上的竹节相互碰撞,发出清脆而悦耳的声响。
唐嬷嬷抬脚率先跨过门槛,禾穗深吸一口气,紧跟其后,怀揣着满心的忐忑迈进屋内。王嫂子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微微弓着身子,亦步亦趋地跟在禾穗身后,眼神中带着些许紧张与期待。
屋内,暖黄的光线透过轻薄纱帘,洒在华贵的地毯上。正前方,夫人身形单薄,略显虚弱地坐在雕花梨木椅上,
她身着一袭淡蓝色的锦袍,锦袍质地轻柔,松松垮垮地挂在她消瘦的身躯上,愈发衬得她身形孱弱。锦袍上用淡绿色丝线绣着栩栩如生的雏菊图案,雏菊大小错落,花瓣纤细而富有层次。
夫人的发髻梳得整齐利落,只是发量稀疏,使得那支固定发髻的羊脂玉簪愈发显眼。玉簪温润的光泽衬得她肤色愈发苍白,毫无血色,几缕碎发从鬓角滑落,贴在她消瘦的脸颊上,更凸显出她面容的憔悴。
她手中握着一把素色团扇,扇面上绘着几笔水墨山水,笔触简洁却意境悠远。她缓慢的扇动着扇子,随着那迟缓的扇动,似有缕缕若有若无的淡香飘散开来。
这时,她目光温和地落在禾穗身上,轻声说道:“你就是禾穗?”
禾穗见状,忙依照唐嬷嬷之前的叮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脑袋低垂得几乎要贴到地面,连呼吸都刻意放轻,恭恭敬敬回答道:“是的,夫人。”
王嫂子也赶忙屈膝行礼,身姿微微前倾,满脸都是恭顺。
夫人微微蹙了蹙眉,轻声说道:“在这府里,不必如此战战兢兢,起来说话。”她的语气虽轻柔,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力量。
禾穗闻言,小心翼翼地站起身,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头依旧低着,只敢用眼角余光打量屋内的奢华陈设。
“抬起头,看着我。”夫人的声音再次响起。
禾穗咬了咬下唇,缓缓抬起头,目光触及夫人那温和双眼,又慌乱地闪躲开来。
夫人细细端详着禾穗的面容,见她生得眉清目秀,眼眸灵动,虽带着怯意,却难掩质朴与纯真。
“这丫头看着倒是伶俐。”夫人开口道,视线在禾穗身上打量,“你且说说,若让你伺候姐儿,都能做些什么?”
禾穗忙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声音虽还有些颤抖,但尽量说得清晰:“回夫人,民女在家时帮着爹娘操持家务、照顾弟妹、洗衣做饭、打扫收拾都不在话下。农忙时节,还跟着爹娘下田干活,除草施肥、收割庄稼,也都能上手。平日里闲暇,跟着王嫂子学了些针线女红,虽说比不上府里的绣娘精细,可给姐儿做些衣衫鞋袜,也能保证结实耐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