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光转向钱有德,带着一丝不悦。
钱有德被看得心中发毛,却又不甘心就此罢休。
“周大人,眼见为实!不如,我们亲自去看看她家的田地和水井!”
周明沉吟片刻,点了点头:“也好。”
“黄曼曼,你带路吧。”
黄曼曼微微颔首:“大人请。”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黄曼曼家的田地走去。
杨家村的村民,也都跟在后面,议论纷纷。
黄曼曼家的田地,就在村西那片新开垦的荒地上。
此刻,稻谷早已收割完毕,只剩下光秃秃的稻茬。
但即便如此,也能看出田地被打理得井井有条。
周明蹲下身子,抓起一把泥土,仔细查看。
土质确实比寻常田地要疏松肥沃一些。
他又询问了几个跟来的老农,关于黄曼曼所说的耕作方法。
老农们七嘴八舌,都说黄丫头教的法子好用,省力又高产。
周明一一听着,面色渐渐缓和。
看来,这黄曼曼所言,并非全是虚假。
接着,一行人又来到黄曼曼家的后院。
后院不大,收拾得干净整洁。
一口青石砌成的水井,坐落在院子的一角。
井口用木盖盖着,旁边放着一个崭新的水桶。
“这就是你说的水井?”周明问道。
“正是。”黄曼曼点头。
钱有德迫不及待地冲上前,一把掀开井盖。
一股清冽之气,扑面而来。
井水清澈见底,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
“周大人,您看!这水,多清!”钱有德指着井水,大声说道。
周明走上前,俯身细看。
井水确实清冽异常,比他见过的许多名泉,似乎还要好上几分。
他心中不由得也生出一丝疑惑。
难道,这井水真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
黄曼曼看在眼里,心中早有准备。
她从容不迫地说道:“大人,这口井是民女请人新打的,打得比较深,所以水质相对较好。”
“若大人不放心,可取水查验。”
说着,她拿起水桶,打了一桶水上来。
“大人,请看。”
周明接过水桶,仔细观察桶中的水。
清澈,甘洌,带着一丝淡淡的凉意。
除了比普通井水更干净些,似乎也并无其他特异之处。
他又让随从取来碗,盛了一碗,亲自尝了一口。
入口甘甜,沁人心脾。
确实是好水。
但也仅此而已。
要说这水能让稻谷亩产翻倍,未免太过牵强。
钱有德见周明面露疑色,急忙道:“大人,光喝是喝不出来的!定然还有其他玄机!”
黄曼曼淡淡一笑:“钱公子,凡事都要讲证据。你口口声声说我这井水有古怪,可有任何真凭实据?”
“我……”钱有德再次语塞。
他总不能说,这是风二流告诉他的吧?
风二流那副贼眉鼠眼的样子,一看就不是什么可靠之人。
周明放下水碗,目光在黄曼曼和钱有德之间来回扫视。
他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这黄曼曼,年纪轻轻,却沉稳干练,条理清晰,不像是个会弄虚作假之人。
反倒是这钱有德,上蹿下跳,言辞夸张,更像是在无理取闹。
“钱有德,”周明语气转冷,“你可知,诬告朝廷命官,干扰地方农事,是何罪过?”
钱有德闻言,吓了一跳,连忙辩解:“大人明鉴!小侄绝无诬告之意!只是……只是这杨家村稻谷高产,确有可疑之处!”
周明冷哼一声:“可疑之处,本官自会查明。无需你在此饶舌!”
他转向黄曼曼,语气缓和了许多:“黄曼曼,你所说的耕作之法,以及那改良的农具,可否让本官一观?”
黄曼曼心中松了一口气。
看来,这一关,算是暂时过去了。
“自然可以。”她点头应道。
当下,黄曼曼便将那“神仙镰刀”和帆布等物,取来给周明查看。
又详细解说了其用法和好处。
周明仔细看过,又询问了几个使用过的村民,确认这些器具确实能提高效率。
他对黄曼曼的聪慧和巧思,不禁又高看了几分。
一番查验下来,已近黄昏。
周明一行人,并未找到任何确凿的证据,证明杨家村稻谷高产与所谓的“神奇井水”有关。
反而对黄曼曼的种种创新举措,留下了深刻印象。
“黄曼曼,”周明临走前,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你是个有才干的女子。”
“杨家村能在你的带领下,摆脱贫困,实属不易。”
“本官回去之后,会将今日所见所闻,如实禀报上峰。”
“至于那高产稻种,若能推广开来,于国于民,皆是功德一件。”
他这话,既有肯定,也有期许。
黄曼曼知道,这只是场面话。
“灵泉”的疑云,并未彻底消除。
州府那边,恐怕还会继续盯着杨家村。
但至少,眼前的危机,算是暂时化解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