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梆子声起,已是三更。箫有和推开案头堆积的舆图,目光扫过标着“楚军”与“淮军”的红蓝旗帜。他凝视着桌上的地图,那是黄文金麾下谋士绘制的湖州四道防线图。防线自湖州城向外层层延展,以山川河流为天然屏障,辅以人工挖掘的壕沟和堡垒,宛如四条蜿蜒的钢铁巨蟒,守护着太平军在江浙地区的重要据点——湖州。
案上牛油烛芯噼啪爆开火星,在他年轻的面庞上投下明暗不定的阴影。三天前那场军事会议的情形仍历历在目——黄文金正焦躁地来回踱步,靴跟重重磕在青砖地上:“李鸿章的淮军已从常州南下,左宗棠的楚军也蠢蠢欲动!”他想起会议上,黄文金指着地图上的防线,神情严肃地说:“这四道防线,是我们抵御清军的根本。长兴,作为湖州的西北门户,更是重中之重。”
“我有一策。”箫有和突然站出来,将两根令旗重重插在长兴与泗安的交界处,“淮军新胜常州,军械虽利,却骄兵必败;楚军远道而来,后勤不济。我军可行北拒淮军,西防楚军之策。”他的手指划过地图上的河道网络,“尤其要切断淮军粮道,他们的开花大炮离了弹药就是废铁。”
黄文金浓眉拧成铁锁:“你要分兵两路?”箫有和知道,历史上,黄文金是安排手下悍将刘官芳驻守长兴县。刘官芳是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广西武宣人,金田起义出身,多次与清军及洋枪队作战,曾在1864年3月的金坛之战中击伤洋枪队首领戈登。他坚守长兴,但最终城陷,关于他的结局有两种说法:一说他战死,另一说他退守湖州,湖州失守后不知所终。
箫有和希望自己的出现能改变这位悍将的命运,为太平天国保存一些能打且忠心的人。便主动献策:“正是。”他抽出佩剑指向西北,“末将愿领精锐守长兴,利用水网沼泽迟滞淮军;大帅可率主力在湖州城外构筑防线,若楚军来攻……”
“大帅便可依托东路防线进行阻击!”箫有和目光坚定,继续说道,“淮军与楚军向来貌合神离,只要大帅这里守住东边的左宗棠,我这里歼灭淮军的大部或一部,他们必会互相推诿,军心自乱,进攻也就被打破了。”
黄文金沉思片刻,最终点头,决定让箫有和独领一军防守长兴,还为他补充了兵力。特别是在箫有和的要求下,为他补充了一批火器。
会议散后,刘官芳找到箫有和,脸上带着几分不甘:“箫兄弟,这长兴我本想守,毕竟我也有不少守城经验。”箫有和连忙拱手:“刘将军,您的威名我早有耳闻,还望您不吝赐教。”
刘官芳点点头,开始讲述:“守长兴,关键在熟悉地形,利用街巷和城墙。城墙上要多备滚木礌石,遇到敌军攻城,可居高临下打击。街巷之中,可设置暗哨和陷阱,让敌军如入迷宫。”箫有和认真聆听,不时提出问题,刘官芳都耐心解答,并特意提到了淮军的开花大炮。
随着淮军逼近的消息传来,箫有和压力倍增。夜深人静时,他在长兴县衙内踱步沉思。看着地图上淮军与楚军的动向,他不断思索破敌之法。突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十六字方针浮现。
敌进我退,避开淮军锋芒,不与其正面硬刚,利用长兴周边复杂地形周旋;敌驻我扰,趁淮军扎营休息,派小股部队袭扰,使其不得安宁;敌疲我打,待淮军疲惫松懈,再集中优势兵力出击;敌退我追,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想明白后,箫有和立刻召集将领,部署作战计划。他眼神坚定:“弟兄们,只要我们按此方针,定能让淮军有来无回!”将士们士气大振,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而箫有和也坚信,在刘官芳的经验传授和新战术的加持下,长兴城定能守得住。
次日进行动员时,这座有47万人口的长兴县,又给了箫有和惊喜。这里的老百姓对太平军真心拥护,他们不论男女老幼,都积极参与防御工事的构筑。他拦住一名搬运礌石的老者,问道:“老人家,你不是被逼迫参加的吧,可管饭?”老人家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回道:“刚过上几天好日子,这清妖又要来拿回去,咱这是在为自己干活。你们还按每25人7天,发米213石。”他看看箫有和身上的衣服,道:“小伙子,看上去你也是个带兵的,没说的,你用老头子搬的礌石多打几个清妖就对得起我了!”
看到这些百姓一张张淳朴的脸,箫有和莫名地有些感动,他理解了什么叫人民战争!这就是,只要你真心对老百姓好,让老百姓过好日子,老百姓就能用命来支持你。这也解开了长兴县为啥战后人口不足7万的秘密。
箫有和听后,心中对未来战事又多了几分期待与思量。他要在长兴县打一场人民战争。他要尽量保护这些淳朴的百姓,他想说:“我箫有和来了,就让我领教领教李鸿章的淮军,戈登的‘常胜军’,你们的本事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