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随着李云湛的喊话声不断传来,原本还算稳固的守军阵势逐渐开始出现了细微的波动。一些汉人士兵面面相觑,眼神中流露出犹豫和恐惧之色。他们手中紧握的兵器似乎也变得沉重起来,脚步不由自主地往后退缩着。
就在此时,只见一名身形矫健、面容坚毅的汉人士兵如同一头猛虎一般,突然间朝着不远处的一名契丹将领猛扑过去。那名契丹将领显然没有预料到会有如此变故发生,一时之间竟然有些猝不及防,还没来得及做出有效的反应,便已经被这名勇猛无比的汉人士兵给扑倒在地。
由于冲势过猛,那名汉人士兵顺势举起手中锋利的长刀,狠狠地砍在了契丹将领的身上。只听得一声惨叫响起,契丹将领顿时身负重伤,鲜血四溅而出。然而,这名汉人士兵并没有就此罢手,他趁着契丹将领受伤之际,再次挥刀而下。这一次,刀刃准确无误地划过契丹将领的脖颈,刹那间,契丹将领的头颅滚落一旁,当场毙命。
“兄弟们,杀光这些契丹人,迎接王师啊!否则的话,咱们今日都要命丧于此啦!”那名刚刚斩杀了契丹将领的汉人士兵站直身子,高举着染血的长刀,声嘶力竭地高喊起来。他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空旷的城墙上不断回响,激荡人心。
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犹如一把火,瞬间点燃了守军中其他汉人士兵内心深处压抑已久的怒火。要知道,他们本就对于契丹人的残暴统治心怀不满,无时无刻不想着能够摆脱这种屈辱的境地。而此刻,眼看着兴汉军展现出如此强大的实力,他们心中那颗反抗的种子终于破土而出,并迅速生长壮大。再加上眼前契丹将领的惨死,更是让他们彻底丧失了继续抵抗下去的意志。
于是乎,越来越多的汉人士兵纷纷响应号召,他们手持各种兵器,如潮水般涌向那些惊慌失措的契丹将领和士兵。一时间,喊杀声响彻云霄,整个城墙之上陷入了一片混乱与血腥之中。
尽管契丹将领们也试图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但是面对数量众多且士气高昂的汉人士兵,他们的努力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仅仅过了短短几息时间,城墙上的契丹人便一个接一个地倒在了血泊之中,再也无法起身。
“快,打开城门,迎接王师!”一名身材魁梧、满脸兴奋的汉人士兵站在高高的城墙上,扯着嗓子高声呼喊起来。他的声音犹如洪钟一般响亮,在空旷的城墙上方不断回荡着,仿佛要穿透云霄,直达天际。
听到这声呼喊,周围的士兵们先是微微一愣,但很快便回过神来,纷纷如潮水般涌向城门处。一时间,脚步声、盔甲碰撞声响成一片,场面甚是壮观。只见这些士兵们齐心协力,使出浑身解数去推动那扇沉重无比的城门。尽管每个人都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但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更没有人停下手中的动作。
终于,在众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城门缓缓地被推开了,一条宽阔的通道逐渐展现在人们眼前。而此时,城外兴汉军的士兵们也早已严阵以待,他们目光炯炯地盯着缓缓打开的城门,脸上透露出胜利在望的喜悦之情。
那些原本守城的汉军将士们心里其实早就清楚兴汉军那条雷打不动的规矩——只要老老实实地放下武器,心甘情愿地缴械投降,就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所以,当那扇象征着生死存亡的沉重城门开始缓慢开启的时候,这些汉军士兵几乎没有丝毫犹豫,纷纷将紧紧握在手中的各式各样武器一股脑儿地丢到了身边的地上。刹那间,刀枪剑戟等各种兵器散落一地,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随后,这些汉军士兵一个个都像是温顺的绵羊一样,十分乖巧地蹲下身子,并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双臂。他们用这种方式表明自己已经完全放弃了抵抗,彻底归顺于兴汉军。这个简单的动作不仅仅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投降,它更多地传达出了这些汉军士兵内心深处满满的诚意以及对兴汉军绝对的顺从和敬畏之意。
“我们投降了!兴汉军是仁义之师,我们愿意归顺!”人群之中,一名汉军士兵扯起嗓子高喊起来。从他那略微颤抖却又充满希望的呼喊声里,可以听得出其中夹杂着一丝如释重负般的解脱感,还有对未来命运的些许期许。刹那间,仿佛得到了某种信号一般,周遭的其他士兵们也紧跟着齐声应和道:"是啊,是啊……"一时间,无论是高耸入云的城墙上,还是熙熙攘攘的街道之间,放眼望去尽是那些高高举起着双手的汉军士兵身影。
而此时,兴汉军的先锋部队则犹如离弦之箭一般,风驰电掣地冲向城门及城墙的各个关键要冲部位。眨眼功夫,这些要害之地就已被牢牢掌控在了兴汉军的手中。紧接着,大部队有条不紊地鱼贯而入,井然有序地开始在城中进行全面清查工作并逐步实施接管事宜。李云湛所率领的这支精锐之师平日里训练有素,面对眼前数量众多的投降汉军士兵,他们没有丝毫慌乱,先是认真细致地逐一做好登记造册工作,而后妥善安排好每一个人的去处。与此同时,另一部分兵力则马不停蹄地在城内四处搜索残余的契丹败军,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肃清隐患,恢复城市内部原本应有的安宁与稳定秩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