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他的内心犹如翻涌的潮水,久久无法平静。
开始认真反思起自己这两次行动为何均以失败告终,且一次比一次败得惨烈。
细细想来,首要原因便是自己在这四合院里宛如一座孤岛,孤立无援。
易中海在这院子里经营多年,人脉盘根错节,威望颇高。
众人出于各种考量,没人愿意为了自己去得罪易中海他们,自然不会站出来说句公道话。
就拿此次事件来说,若许大茂能坚定地站在自己这边,易中海必定在劫难逃。
可现实却是,许大茂临阵倒戈,让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
这样的局面绝不能再持续下去,否则往后自己在这四合院的日子将愈发艰难。
再者,自己对四合院里的这些人了解还是太少了。
正因如此,才难以建立起有效的人脉关系,导致孤立无援的局面。
对他们的性格、行事风格、利益诉求缺乏洞察。
使得自己在应对各种状况时,屡屡陷入被动。
徐庶深知,必须尽快思索出应对之策。
长此以往,别说将母亲接过来享福了,恐怕自己的生活都将不得安宁。
整个四合院,除了自己,几乎都是易中海的人。
他们若在背后捣鬼,随便使些手段,自己都将疲于应付。
但这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事情,千头万绪,绝非一时半会儿就能理清。
今日已然烦心事缠身,再多想也只是徒增烦恼。
于是,徐庶长叹一口气,端起桌上的酒杯,将最后一口酒一饮而尽。
辛辣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仿佛要灼烧掉所有的不甘与无奈。
随后,他起身开始收拾屋子,试图用这些琐碎的事务,让自己暂时忘却心中的烦恼。
虽说此次未能将易中海送进局子,但徐庶心里清楚,自己这一巴掌可是实打实狠狠地打在了易中海的脸上。
这一次与上次截然不同,上次易中海多少受了贾张氏的牵连。
而这次,自己可是将易中海的颜面彻底踩在了脚下。
更关键的是,自己安然无恙。
这样的结果在四合院可谓是前所未闻,瞬间引发了轩然大波,众人议论纷纷。
大家心中原本对易中海那高高在上、不可撼动的认知,开始悄然动摇。
不禁让人觉得,易中海似乎并非如之前想象的那般神通广大。
在这诸多议论声中,有一个人内心尤为纠结。
此人目睹了徐庶的手段,一方面,他满心盘算着拉拢徐庶,借助徐庶之力扳倒易中海,从而自己上位。
毕竟,若能掌控徐庶这股力量,在四合院的地位必将大幅提升。
可另一方面,他又顾虑重重。连易中海这般在四合院呼风唤雨的人物都难以压制徐庶,自己又如何能驾驭得住?
一旦拿捏不好分寸,稍有不慎,极有可能被徐庶反制,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如此矛盾的想法在他脑海中不断交织,搅得他心烦意乱。
没一会儿,后院便传来刘光天和刘光福那如鬼哭狼嚎般的哭喊声。
许大茂回到家中,屋内漆黑一片,他 “啪” 地一声打开灯,灯光瞬间照亮了狭小的房间。
他一头栽倒在床上,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天花板,辗转反侧,怎么也难以入眠。
原本满心以为与徐庶交好,便能给自己在这四合院里添个得力帮手,往后行事也能多些底气。
可谁能想到,这次自己竟在聋老太太等人的威胁下临阵倒戈。
一想到徐庶那得知自己做伪证时难以置信的眼神,许大茂心里就像被猫抓一般,难受得紧。
他清楚,经此一遭,徐庶怕是再也不会信任自己了。
“哎……”
许大茂重重地叹了口气,满心懊恼。
他一边痛恨自己的懦弱,怎么就这么没出息,被人随便一吓唬,就丢盔弃甲,乖乖投降。
一边又绞尽脑汁,琢磨着该如何挽回与徐庶的关系。
在这寂静的夜里,他翻来覆去。
越想越觉得心烦意乱,心急如焚。
与此同时,易中海那边,心中满是愤怒与死里逃生后的庆幸。
回想起徐庶去报警时自己那如坠冰窟的绝望,再看看如今安然无恙的自己,易中海只觉一阵后怕。
经此两次风波,他好似被狠狠敲了一记警钟,整个人变得低调起来。
平日里那颐指气使的劲头收敛了不少,再也不敢主动去找徐庶的麻烦。
四合院在经历这场风波后,表面上再度恢复了平静,可内里实则暗流涌动。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忙碌奔波着。
徐庶在经历上次的事情后,犹如脱胎换骨一般,做出了诸多改变。
尤其是在人际交往方面。
往昔的他,总觉得关起门来,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便足矣。
可现实却给了他狠狠一击,让他明白这种想法根本行不通,至少在现在是行不通的。
如今的徐庶,开始静下心来,仔细观察、了解四合院里的每一个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