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怀德真的成功搞到粮食,会议室内瞬间泛起一阵小小的骚动,众人脸上纷纷露出激动之色。
不管他们平日里是倾向于谁,在这生产压力巨大的当口。
有了粮食,就意味着有了底气,大家身上的担子也能轻不少。
虽说眼下距离年底没剩多少时间,要完成今年既定的生产任务已然希望渺茫。
但多完成一点,年底去工业部述职的时候,也能稍微挽回些颜面。
而那些平日里紧跟李怀德的人,此刻更是激动得难以自抑。
他们心里门儿清,有了这批粮食,李怀德在轧钢厂的地位必将更加稳固。
只要后续运作得当,把杨厂长挤走,成功转正并非天方夜谭。
一旦李怀德上位,他们这些追随者,自然也能跟着水涨船高,捞到不少好处。
一时间,会议室里气氛热烈,众人交头接耳,眼神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
此刻的杨厂长,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
就是弄清楚李怀德这批粮食的来路、数量以及供应的稳定性,至于其他事情,根本无暇顾及。
“老李呀,你可太了不起了,绝对是咱们厂的大功臣呐!”
杨厂长脸上堆满了笑容,语气中满是赞许,话锋一转,又急切地问道。
“只是这前两批粮食,加起来总共能有多少?
还有你找到的这个供货渠道,靠不靠谱、稳不稳定呀?”
李怀德神色自信,有条不紊地回应。
“两批合起来,大概有一百多吨。
品类也丰富,粮食、肉食、蔬菜都有了。
往后每个月,差不多都能维持这个供应量,我敢打包票,绝对稳定。”
“好好好,稳定就好,稳定就好啊!”
杨厂长连声称好,眉头却又微微皱起。
“只是这价格方面,你也清楚咱们轧钢厂的财政状况,具体是个什么行情?”
“要是用票结算,价格比市场价高出一成;要是没票,那就得加三成了。”
李怀德如实说道。
“好好好,这个价格还算合理,能接受。”
杨厂长满意地点点头,接着抛出关键问题。
“只是老李,我一直好奇,你这粮食究竟是从哪儿搞来的呢?”
听到这话,李怀德面露难色,犹豫了一下,诚恳地说道。
“厂长,您问这话可真让我犯难了。
实在不好意思,这个事儿恕我不能相告。”
杨厂长先是一愣,随即尴尬地笑了笑,打着哈哈道。
“哈哈哈,是我唐突了,只要能保障粮食供应,其他都好说,都好说。”
实际上,杨厂长心里也明白,像粮食采购渠道这么关键的信息。
别说是李怀德,就算是他手下的人,出于保密考虑,也不见得会轻易透露。
他这么问,不过是实在厌恶那种被人拿捏、掌握关键信息却不得而知的感觉,所以还是忍不住试探了一下。
“既然厂里现在已经有了粮食,那咱们马上让宣传科通过广播,把这大好事儿告诉全厂职工,也让大伙高兴高兴。”
杨厂长兴致勃勃地提议道。
“厂长,我觉得这事还得缓一缓。”
李怀德赶忙出声阻拦。
“哦?这是为何?”杨厂长满脸疑惑。
李怀德不紧不慢地解释。
“是这样,过几天还有一批物资会运到。
我想着等所有粮食都齐了,一次性宣布,这样效果可能更好。”
“行吧。”
杨厂长略作思忖,点头同意,又追问道。
“那你说这第二批粮食,大概还得几天能到?”
“三四天左右,肯定能到。”
李怀德给出一个相对模糊却又让人安心的答复。
“好,就这么定了,散会!”
杨厂长一拍桌子,结束了这场会议。
李怀德心里透亮,自然不会把粮食确切的抵达时间告知杨厂长。
万一杨厂长起了疑心,派人跟踪自己,那可就麻烦大了,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采购渠道,说不定就此暴露。
虽然李怀德相信徐庶对自己的忠心,但是这件事对于自己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一切都必须要小心谨慎。
而李怀德之所以阻拦杨厂长现在就通知大家,也是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仔细想想,第一次采购三十多吨,第二次采购七十多吨。
这分开的影响力,哪能比得上一次性宣布搞到一百多吨粮食来得震撼。
李怀德心里清楚,他要的就是在全厂上下制造轰动效应。
让所有人都知道,是他李怀德一出手,就彻底解决了厂里棘手的粮食难题。
只有这样,他在厂里的威望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彻底超过杨为民,往后行事也能更加顺遂。
杨厂长返回办公室后,脑海中瞬间闪过找人跟踪李怀德的念头,他迫切地想要弄清楚这批粮食的真正来源。
可细一琢磨,第二批粮食具体抵达时间他毫不知情。
若贸然派人长期盯着李怀德,一旦被察觉,那他可就落得个破坏厂里团结的骂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