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张氏听了,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可话到嘴边,又被她咽了回去。
她心里明白,秦淮茹和贾东旭说的都是实情,自己再怎么不情愿,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沉默了片刻后,她终于叹了口气,无力地说道。
“行吧,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说完,她转身走到一旁,拿起放在桌上的鞋垫,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嘴里还小声嘟囔着:“这日子,真是越过越窝囊……”
等贾张氏的身影消失在门口,贾东旭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脸上露出疲惫又无奈的神情,对秦淮茹说道。
“淮茹呀,你说我以后每天都得在路上折腾这么长时间,坐公交得花不少钱,而且来回一趟,累得骨头都快散架了,你说这可咋整啊?”
贾东旭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揉着太阳穴,眼神中满是苦恼。
秦淮茹看着贾东旭那愁眉苦脸的样子,心中一动,试探着问道。
“你的意思,是不是想弄一辆自行车?”
“还是你了解我!”
贾东旭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他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兴奋地说道。
“我就是这个意思!
你想啊,我要是有了自行车,每天上下班能省不少时间,也不用挤那又闷又挤的公交车了。
平时休息的时候,还能骑着车带你回秦家村,多好啊!
咱们也能风风光光地回去,让你家里人看看,我贾东旭也有出息了。”
贾东旭一边说着,一边手舞足蹈地比划着,脸上洋溢着憧憬的笑容 。
秦淮茹自打进了贾家的门,心中就一直藏着一个小小的心愿——回秦家村看看。
秦家村,那是她生长的地方,有她年迈的父母,有儿时的玩伴,有太多难以忘怀的回忆。
刚嫁到城里时,她满心欢喜,觉得自己能在城里扎根,是件值得骄傲的事。
也时常幻想着节假日或是过年的时候,风风光光地回村,让父母在乡亲们面前挺直腰杆。
然而,现实却如同一把无情的刀,将她的幻想击得粉碎。
在贾家,秦淮茹的日子过得异常艰难,几乎毫无地位可言。
这里的一切,与她婚前对贾家的认知大相径庭。
贾张氏的刁难、家中的贫困与琐事,像一座座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可即便如此,她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如同黑暗中的一丝微光,支撑着她咬牙坚持。
她默默忍受着贾张氏的种种蹉跎,只为能继续留在这看似繁华的城市。
而贾张氏也摸透了秦淮茹的心思,笃定她不敢、也不愿离开贾家。
故而愈发肆无忌惮地作贱她,更不可能让她带着贾家的东西回秦家村,哪怕是一点点能撑门面的物件。
此刻,听到贾东旭提及要买自行车,然后带自己回村,秦淮茹的思绪瞬间飘远。
她的脑海中,一幅美好的画面徐徐展开。
自己身着干净整洁的衣裳,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双手稳稳地提着精美的糕点。
贾东旭蹬着车,一路欢声笑语。
刚一进村口,那熟悉的乡音便此起彼伏,乡亲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她看到了父母,他们站在村口,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眼中满是对女儿的思念与疼爱。
一家人紧紧相拥,那场面,温馨得让人心醉。
就在秦淮茹沉浸在这美好的幻想中,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丝幸福的微笑时。
贾东旭见她半天没回应,不禁有些疑惑。
他伸手轻轻摇了摇秦淮茹,关切地问道。
“淮茹,你这是咋啦?咋不说话呀?”
他的声音打破了秦淮茹的遐想。
秦淮茹猛地回过神来,眼神中还残留着一丝迷茫,慌乱地说道。
“啊,啊,我刚才想到了一些其他事情。”
她顿了顿,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接着说道。
“自行车这事儿,可没那么容易。
咱们现在不仅没票,家里也没钱,拿什么去买呀?”
“你说咱们直接去黑市买,行不?”
贾东旭眼睛一亮,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
秦淮茹一听,连忙摇头,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这可不行。
要是没有之前你和傻柱举报徐庶那档子事儿,去黑市买,兴许不会有啥大麻烦。
可现在情况不同了,就因为那件事,你们俩算是把整个四合院的人都得罪了。
要是你真去黑市买自行车,说不定前脚刚把车骑回家,后脚就有人跑去举报了。
到时候,咱们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秦淮茹一边说着,一边忧心忡忡地看着贾东旭,生怕他一时冲动,做出什么傻事。
“哎,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到底该咋办呀?”
贾东旭一听,泄了气,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愁眉苦脸地说道。
“真要每天都走那么久,春秋两季还好,可冬夏呢?
冬天冷得要命,夏天又热得难受,这日子可怎么过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