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蓉接过介绍信,仔细地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任何问题后,便从抽屉里拿出一份纸质油印的结婚证。
她仔细地在上面写下了徐庶和娄晓娥的姓名、年龄。
然后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红色的印章,小心翼翼地在上面加盖上街道办的公章。
盖完章后,李秀蓉再次仔细检查了一遍结婚证。
确认无误后,才双手将它递到娄晓娥的面前,微笑着说。
“晓娥啊,这就是你们的结婚证了,拿好哦。”
娄晓娥有些紧张地伸出双手,轻轻地接过结婚证,这对她来说就是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
她仔细地看着结婚证上的每一个字,心里涌起一种奇妙的感觉——自己就这样结婚了!
这时,徐庶在一旁笑着说道。
“好了,媳妇,这结婚证我们回家后再慢慢欣赏吧。
别忘了,我们待会还有其他事情要办呢。”
娄晓娥回过神来,连忙应道。
“哦,好的,我这就收起来。
”她小心翼翼地将结婚证叠好,然后轻轻地放进了包里,生怕把它弄坏了。
在这个年代,结婚证就跟之后三好学生的奖状一样,每对夫妻仅有一份。
徐庶对李秀蓉说道。
“妈,等会儿我还要和晓娥去拍结婚照呢,拍完照之后我们就直接回晓娥家吃午饭啦。
你这边有没有时间呀?我拍完照过来接你一起过去,晓娥的爸爸可是特意邀请你呢!”
李秀蓉稍作思考,然后回答道。
“行吧,那我等会儿就在街道办等你们过来,到时候一起过去。”
徐庶连忙点头,说道。
“没问题,妈。
哦,对了,你可别忘了把请柬送出去哦,明天就是婚宴啦!”
李秀蓉有些不满地回应道。
“我知道啦,还用得着你来说?
我在你心里就这么不靠谱吗?”
徐庶赶忙解释道。
“哪有的事呀,妈,我只是稍微提醒一下嘛。”
李秀蓉摆了摆手,说道。
“好啦好啦,赶紧去照相馆吧,时间可不早啦!”
“好的,那我们就先走了,妈。”
娄晓娥也微笑着对李秀蓉说道。
“妈,那我们先走啦。”
随后,徐庶带着娄晓娥来到了照相馆。
由于他们是提前预约好的,所以一到照相馆,就有工作人员把他们带进去。
为了能够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徐庶和娄晓娥在前一天就各自挑选了两套衣服送到了照相馆。
这家照相馆的摄影师从业多年,却从未遇到过像徐庶他们这样要求拍摄如此多照片的夫妻。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拍摄一张照片的费用大约相当于 2 到 3 斤大米的价格,这无疑是一种奢侈的消费。
如果是加急、精修或放大的结婚照,价格可能会高达 5 到 10 元,这相当于一个工人一周的工资。
因此,绝大多数人即使是结婚,在那个年代最多也只会拍摄一张结婚照。
然而,徐庶和娄晓娥却与众不同,他们每套衣服都要拍摄十张照片,三套衣服总共加起来就是三十张。
尽管并非所有的照片都需要加急或加大处理,但这三十张照片的费用仍然高达一百多元。
对于照相馆来说,这绝对是一笔前所未有的大订单。
所以,他们也早早地做好了准备,以确保能够满足徐庶和娄晓娥的要求。
尽管如此,当徐庶和娄晓娥完成所有照片的拍摄时,时间已经接近中午十二点了。
于是,徐庶急忙收拾好包好的衣服,与娄晓娥一同匆匆赶往街道办。
还好没有迟到,等徐庶跟娄晓娥来到街道办门口,就碰到了刚刚下班的李秀蓉。
于是,我们三人一同前往娄家公馆。
刚一进屋,娄晓娥便迫不及待地从包里取出结婚证。
她的手微微有些颤抖,似乎这张小小的证书承载了太多的期待和幸福。
娄半城接过结婚证,慢慢地打开那叠得整整齐齐的纸张。
当他看到上面的名字和政府公章时,他的心情变得异常复杂。
毕竟,这是他的女儿出嫁啊,那种感觉,只有为人父母才能真正理解。
而作为母亲的谭雅丽,显然要比娄半城更加感性一些。
没过多久,她就忍不住抱着娄晓娥哭了起来。
这泪水里,有对女儿的不舍,有对她新生活的祝福,还有作为母亲的深深牵挂。
李秀蓉见此情景,连忙上前安慰道。
“哎呀,亲家母,你别太伤心了,这是好事呀!”
徐庶在一旁也有些不知所措,他不知道这个时候该说些什么,只能默默地坐在娄半城的边上。
过了几分钟,谭雅丽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对我们说。
“真是不好意思啊,亲家母,小庶,我这一时激动,没有控制住情绪。”
李秀蓉赶忙回应道:“哪里的话呀,这很正常的,谁嫁女儿能不激动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