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游玩的最后一日,轻纱般的晨雾悠悠地笼罩着这座历经千年岁月的古都。雾气中,巍峨的城楼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古朴的街巷静谧幽深,石板路上还残留着昨夜露水的痕迹。项御怀揣着紧张与期待,天刚蒙蒙亮便匆匆赶到金素妍帐前。他手中紧攥着一卷泛黄的宣纸,那是他昨夜在洛阳城中四处打听,好不容易才知晓的今日绝佳去处 —— 汇聚洛阳文人雅士的 “牡丹诗会”。项御特意挑选了一袭月白色锦袍,腰间系着的玉佩晶莹剔透,随着他微微发颤的步伐,轻轻晃动,恰似他此刻难以平静的心。
金素妍身着淡紫色襦裙,裙角绣着精致的花纹,微风拂过,仿若流淌的星河。她的发间簪着一朵清晨刚采摘的白牡丹,花瓣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更衬得她清雅脱俗。见到项御,她眉眼弯弯,露出一抹盈盈笑意,轻声问道:“太子殿下今日又准备带我去何处雅游?” 项御耳根瞬间泛红,小心翼翼地展开宣纸,声音因为紧张微微发颤:“听闻今日有牡丹诗会,城中才子佳人都会前往,想着与你一同去凑个热闹。”
二人并肩踏入诗会所在的庭院,刹那间,仿佛置身于一片花的海洋。院中牡丹开得正盛,红的似燃烧的烈火,肆意张扬;粉的如天边绚丽的晚霞,温柔浪漫;白的胜冬日纯净的白雪,高洁素雅。浓郁的花香弥漫在空气中,令人沉醉。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花丛间,文人墨客们或抚琴弄弦,悠扬的琴声如潺潺流水;或吟诗诵词,朗朗的声音回荡在庭院。好一派风雅至极的景象。
金素妍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脚步不自觉地移至一株姚黄牡丹前。她轻轻伸出手,指尖温柔地抚过花瓣,口中赞叹道:“真不愧是花中之王,如此端庄华贵,当得起倾国倾城之名。”
项御望着金素妍,她的笑容在娇艳的牡丹映衬下,愈发动人,心中灵感如泉涌,刚要开口吟诗,一位身着青衫的书生从人群中快步走出。书生对着金素妍恭敬地作揖,脸上带着谦逊的笑容:“姑娘对牡丹如此喜爱,在下虽才疏学浅,愿赋诗一首,博姑娘一笑。” 言罢,他负手而立,昂首朗声道:
“翠叶扶疏映艳阳,姚黄魏紫韵流芳。
天香漫惹蜂蝶舞,国色轻摇锦绣裳。
不与凡花争艳色,独留雅态傲春光。
若将此卉比仙子,应是瑶台第一芳。”
书生吟罢,微微捻须,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周围的文人纷纷点头,击节称赞,更有人高声叫好,夸赞此诗将牡丹的华贵姿态与超凡气质描绘得入木三分。
项御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从容上前一步,朗声道:“既如此,在下也献丑一首。” 说罢,他目光深情地看向金素妍,眼神中满是爱意,缓缓吟诵:
“姚黄魏紫斗春妍,独倚东风意自闲。
国色天香难绘尽,不如卿笑映霞丹。
冰肌玉骨承朝露,雅韵清姿胜谪仙。
愿化游蜂常伴侧,同栖画阁度流年。”
诗毕,庭院中先是陷入一片短暂的寂静,所有人都沉浸在项御的诗中,仿佛看到了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金素妍脸颊绯红,宛如天边的晚霞,眼中满是惊喜与羞涩,轻声道:“太子殿下好才情。” 项御温柔地看着她,声音轻柔得如同春日微风:“再美的花,也不及你万分之一。”
躲在假山后的樊东和英杰,此时正透过石缝全神贯注地偷看。樊东眼睛瞪得像铜铃,满脸难以置信:“太子这诗,竟比那些整日咬文嚼字的酸秀才还强!” 英杰激动得手都在剧烈发抖,赶忙掏出皱巴巴的羊皮纸和短粗的炭笔,一边奋笔疾书,一边嘴里念念有词:“陛下,今日太子在诗会大展神威,所作情诗堪称千古绝唱,臣特将此诗附于密报,供陛下品鉴!” 只见他在密报下方,一笔一划地写下项御的诗,字迹因为激动略显凌乱:
“姚黄魏紫斗春妍,独倚东风意自闲。
国色天香难绘尽,不如卿笑映霞丹。
冰肌玉骨承朝露,雅韵清姿胜谪仙。
愿化游蜂常伴侧,同栖画阁度流年。”
写完后,他意犹未尽,在诗的末尾画了个大大的大拇指图案,又在旁边匆匆批注:“此诗一出,全场文人皆黯然失色,金姑娘更是满脸娇羞,太子这情场胜仗打得漂亮,直捣黄龙!”
诗会结束后,二人又来到了洛阳着名的西园。西园中,曲径通幽,蜿蜒的小径两旁,花草繁茂,不知名的野花星星点点地散布其中。小桥横跨在潺潺的流水之上,桥下溪水清澈见底,能看到鱼儿在水中自在游弋。假山怪石林立,形态各异,有的像展翅欲飞的雄鹰,有的似静坐沉思的老者。
项御和金素妍漫步在蜿蜒的小径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恰似他们此刻美好的心情。行至一处小湖边,平静的湖面上波光粼粼,几只鸳鸯相互依偎,在水中嬉戏,泛起层层涟漪。金素妍被眼前温馨的景象吸引,蹲下身,伸手想要触碰湖水,感受那份清凉。然而,她一个不小心,脚下一滑,身体瞬间失去平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