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干脆步行,走路快一点到厂里也就40多分钟,头上戴一顶大草帽,能挡一挡烈日就可以了。
快到厂区,心中就自然生出了一份喜悦、一份期盼。
在工厂前后3年多了,留下的都是热血青春和勤奋欢乐,曾经有过的小摩擦都变成了调侃和嬉笑,居然没有下留不愉快。
这个机械厂1958年筹备建设时命名为《中央机械厂》,厂里的工人来自全国各地;有许多支援内地建设的大学生;有部队转业和复员退伍军人、还有到一些大城市招工来的待业青年。
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这个厂子降格为《西江省机械厂》,厂子里的工人主要是来自省内;等到文化大革命前,这个厂子又由界西市机械局代管,是界西市最大的机械厂。
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厂子里东西南北的文化习俗相互交流融合、包容性更强、人员都比较宽容大方洋气;走到市内大街上,南腔北调很明显可以看出不是界西市本地人,不用细想就可以猜到“肯定是西江省机械厂的工人”。
走过山边小路和一大片稻田地,原本在1958年建厂的时候,这些土地由中央财政出钱全部收购、划为工厂用地。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这一大片荒芜的土地上,慢慢就有了农民来开垦种植,形成了农民包围工厂。
工厂没钱盖围墙盖厂房,时间长了、农民的繁殖能力越来越强人口越来越多、慢慢地就把这一片土地都蚕食占领了,再往后就占地为王了。
农民们因为用水用电居住建房、就与工厂形成过许多矛盾;慢慢地工人们与农民们又开始通婚,更加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彼此的界限就越来越模糊、最后只能是“天下工农是一家”了。
经过一段下坡路,看到了篮球场,这就意味着进了工厂厂区范围了。
老远就看到了进厂下车间带自己学技术的钱学文师傅,站在冰厂路边的门口伸长脖子正等着呢;原来他估摸着忆江南应该要回工厂来看看了,算算时间,就这个点应该到了。
不需预约,心有灵犀;他们这一对师徒、从结识开始就是亦师亦友、师徒之间是很有一种默契的!
喜欢工农兵大学生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工农兵大学生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