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两人的生活经历的遭遇中,同样也看到了生活中的“现实派”,看到了理想与现实两者之间的差距…….
比如倪子祥,他的思想贫乏没什么政治见解、不敢有创见怕得罪人、惟上是从的老好人;他也没有什么事业心责任感、看上去比较老实单纯能够吃苦能够包容,属于非常讲究现实的人。
因为听话、他受到了领导的特别喜欢,他也能比这些“理想派”更加受到一般群众的欢迎、走的平稳顺遂,他就是属于另一种类型的年轻人。
这就很值得研究,找出彼此差别加以学习。
结束了两人第一次的思想交流以后,相约下县开门办学时,这种思想上的沟通还要继续,今后多多相互帮助。
明明看到了那么明显的差别却又能打开她的情感禁锢之窗、吸引她的感情投入予他......虽然她多次感觉到了这种情感的矛盾性、不可琢磨性,却还是会处在理智的疑虑中陷入感情的被热烈吸引。
确实不知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会把这样绝不相同的两个人吸引到了一起;难道是一种女性的母爱光辉普照吗?
也许今后会跨越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理智与道德沟堑,产生那种灵魂与肉体的结合;也许灵魂与肉身无法结合只能分离……忆江南没有发表对倪子祥的评说,在她的心里早就分析过无数次了、仍是迷糊不清。
自觉陷入爱情的人往往都是盲目的。
中医基础理论部分的考试开始了,一共出了四道题目:
一为若干脉象和舌苔的分析;二为肾的生理功能和临床症候类型;三为寒热的鉴别;还有一个病案分析。
忆江南花了一节课时间做完考卷,交完卷子,如释重负顿时感觉轻松了不少。
回到教室开始拿出日记本和最近收到的来信,准备大书特书一番了。
最先看的是老友柳玉的来信,这两个从3岁就开始在一起长大的发小,同时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彼此并无隐瞒,远在千里之外全靠信件往来沟通。
这封信告诉江南“.……要与男柳决裂了,原因就是因为他的不体贴、真是失望生气不想理他了”。
这是一对欢喜冤家、越吵越分不开的、主要是柳玉的依赖性太强,在生活上根本就离不开男柳。
忆江南和柳玉在性格上都是那种大大咧咧的“傻妞”,过去是谁都不好意思说“爱情”两个;特别是忆江南可以谈古论今谈天说地天南海北滔滔不绝,可就是一个“爱”字说不出口,觉得太神圣,怕亵渎了这种神圣。
谁知,现在两人几乎都同时沦陷,准备在爱情的海洋里遨游、也准备呛几口爱情之水……
妹妹的来信,提到母亲对这个“倪小子”开始不满意了、老爸经过调查,也开始“有新的考虑”。
起因是帮忙调查的人提到:他的家庭关系复杂,他父母亲离异另有隐情,似乎“疑似”都有生活作风问题。
另外,忆江南的父母亲还是因为两人之间年龄差距,女大男小、对女方不利。
当然,忆江南的父母都很开明,没有直接进行干预,只是提出了“可能存在问题”。
毕竟,忆江南能够开始考虑个人问题,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作为父母亲、不能操之过急把她又吓得缩回禁锢情感的城堡里面去了。
忆江南发现,可能是家丑不可外扬,倪子祥的确从来对她没有坦陈过他家庭里的一些问题,她都是从“他人”那里无意得知的一些零星情况。
帅妈妈说话很含蓄很有保留,不知道他那个家庭还会冒出一些什么惊天事件出来。
通过妹妹转达父母亲的意思就是:儿子虽然不能为父母亲的行为负责,但是一个家庭的命运往往会复制会遗传,提醒你要头脑清醒、你自己要慎重考虑。
难怪,在与倪子祥的接触中,时不时总会感觉到他的自卑与自尊并存;羞怯敏感内心总是有所隐藏,默默忍受与世无争、看上去老实温和顺服,惹人怜爱,忍不住就会出手相助。
忆江南还是很奇怪,老爸怎么会知道远在几百公里之外、倪子祥父母的情况?
忆江南自己都是稀里糊涂搞不清楚、也从来没有向父母亲提过任何线索的;难道南征北战从枪林弹雨中厮杀过来的老侦查员、会有千里眼顺风耳?
当忆江南独自挨着窗户的课桌面前静坐时,望着窗外、仿佛他的一切就会从那个繁枝茂叶当中升腾起来、在她脑海里翻腾沉浮……
她怎么就感觉自己的爱情就像是一种女性的母爱,时时刻刻无微不至的包容体谅……真是说不清也道不明。
已经下去开门办学的好几位同学都给忆江南写来了信,介绍他们在见习医院的种种情况。
云都县医院的见习同学们还是处于打地铺阶段,这个地区属于贫穷县。
基层缺医少药以致县医院的病人特别多,省内医学院、中医学院、专区卫校、部队基层连队卫生员培训队都会选择这个医疗教学点。
来这个医院见习实习的学生也特别多、仅仅是本校就有将近40人;县医院为了安置这么多的学生和进修医生,为了解决用水吃饭住宿等问题也是花了不少气力。
同学们都能吃苦、不计较生活条件、一门心思都扑在学习当中。
大家每天出操跑步、星期二晚上政治学习、星期五晚上党团活动、周三周六早上参加医院打扫卫生、其它时间全部放在查病房、看病人、学习开医嘱,生活是紧张繁忙有序进行的。
有意思的是,这位陆远良老大哥调离四组去了二组以后,反倒对忆江南热情了不少。
上次陆远良的爱人来学校探亲,忆江南亲自帮忙借了被褥和生活用品,帮助打扫房间铺好了床铺。
离开房间的时候,倪子祥还取笑她:“人家老夫老妻,还用得上你亲自铺床吗”?
忆江南笑道:“在部队里有家属探亲,都是这样做的”。
她都没想到,一直怨气冲天的陆组长还会主动给自己来信、介绍见习期间全组同学的情况;也许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终于感动了他吧;
所以第一个给老陆大哥回信,那是必须的。
喜欢工农兵大学生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工农兵大学生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