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四点钟,大家都起床了。
一是归心似箭;二是学校今年开始,一连两天的清早、都安排了卡车送学生去长途汽车站;可以免除学生们背负着沉重的行李、步行个把小时去赶车的艰辛,这是学校为了学生做的第一次深得群心的大好事。
一班今天离校的人很多,有祝福安、屈建国、程光明、忆江南、李莉玲、俞游兰、庄秀娥、李凤英等8、9个人。
只有周淑芬不打算回家、倪子祥要参加集训;听说、全年级只有5人暑期是留校不走的。偌大的学校里马上就要冷清寂静了。
游少梅、秦隽、邹庆弟等几位热心同学都来送行;他们一起动手,把要走的同学和行李,一直送到卡车上,安顿妥当才挥手道别。
邹庆弟还在等便车,晚些时候他才会走。
出乎意料的是,霍书记也亲自早起,到校门口为归家的同学们送行。
他的工作作风很细致、到底还是保留着部队的好传统。
77届的老乡班长胡志辉,是当过兵的人,医学院学生同行人的一路上、排队买饭转车买票拿行李等一干琐事、全部由他包干了。
快到界西市的时候,他还为忆江南发愁:“你这两袋子书,重的不得了,如果没有人来接你,你怎么拿得动啊?……
实在不行,你在火车站等我,我去附近的亲戚家里、借一部自行车帮你把行李送到你家去”。
忆江南大大咧咧、没当回事。
这次回家、她既没有写信也没有拍电报,她就是抱有侥幸心理;家人和朋友们算算日子、可能就会到火车站来接她。
因为从省城方向来的火车,忆江南通过渝州中转能坐上的、只有这一趟。
火车晚上8点才进站,一行人刚出站,忆江南就看到了妈妈。
她原以为应该是弟弟骑个自行车来接她,才符合常理,却不料是妈妈亲自出动了。
陪着老妈在出站口、一边等待一边说话的是市建筑公司的江木匠师傅。
就是老爸退休时,他带领着一帮工人师傅、帮忙盖那栋法式小别墅的领班工长;平日里关系就非常好、家里一应修理事务,都是他帮忙打理的。
江师傅来火车站,原本是接他因为参加省城篮球赛、打球扭伤了脚的儿子,不料儿子没接上,倒是帮助韦同志接上了忆江南。
见面相视一笑,忆江南赶紧把那两袋死沉死沉的书、放在了江师傅自行车的后座;回头与几位老乡同学道别。
她倒是成为了第一个被接走的人,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中,挥挥手先走了。
忆妈妈因为神机妙算、接了女儿一个正着,很是高兴。
走到家门口就按了门铃,大喝一声“快来人啊、接东西”。
闻声而出的的是老大和小四,这兄弟俩没有想到去火车站接忆江南、反而还找借口“家中没有发话,我们不知道她哪天会到啊”。
一边说着还一边做鬼脸,那意思就是“千万别怪我们啊”。
老爷子最喜欢的就是这个丫头,兄弟偷懒不去车站接人,被老爷子知道了,那可是要挨骂的。
进了家门,就发现家里的庭院又有了一些变化。
前院、除了原来的柚子树、桃树和石榴树,又搭建了一个长长的高高的水泥大葡萄架子;这一年架子上紫红色的葡萄就挂果特别多、几个兄弟个子高,伸手就可以摘到头顶上的葡萄。
水泥甬道的两边,种的是草兰和玫瑰红颜色的独头鸡冠花。
据说这个鸡冠花具有凉血止血、收涩止带、清热止痢之功效、是一味良药;农民出身的老军人还就是喜欢这种又美观又实用的花花草草。
院子里果树上更是硕果累累。
忆江南放下行李,赶紧拿出专门招待客人的糖果瓜子;家里买的第一批300斤西瓜基本快吃完了,特意留了2个最大的、等着忆江南回来再一块吃;这不、妈妈马上开了一个大西瓜。
家人和来客们,就在葡萄架下面乘凉聊天;院子里姹紫嫣红花开果香、家中的气氛更加和睦温馨。
老爸没在家,他去参加市里“八一建军节”文娱招待晚会了。
老妈说起了,怎么会去火车站接人的经过。
吃过晚饭,她待在家中老是觉着心里有事、实在放心不下,就问那个调皮捣蛋的小孙子:“你大姑姑今天会回来吗?几点能到家?”
那个虎头虎脑调皮捣蛋鬼非常肯定的回答“会回来……8点到”。
民间有一句俗语:“小孩子的话最灵”,妈妈就凭着心灵感应和小孙子的一句话,居然就鬼使神差地去了火车站,并且还接到了放暑假归来的女儿、还真是晚上8点火车进站的。
看到忆江南进了门,一家人都拿这个捣蛋鬼取笑一番,每个人都在他的头上摸了三下,还奖励了他一粒水糖果;他羞红了脸露出了一口整齐的小乳牙,平日里大人们常常忽悠他不可以多吃糖块、会变成豁牙子的。
趁着吃饭和洗澡的时间,妈妈悄悄地问了一下“你那个同学、没有一道来啊?”忆江南“嗯”了一声。
妈忆妈妈敏锐地感觉到了忆江南情绪不高,时不时地投过来关注的目光。
妈妈解释了家中没让她去广州的原因:“乔老师工作忙,没有给她妹妹写信,她妹妹的工作也很忙,你去了也不方便,你爸爸的意思就是以后再去吧”。
忆江南现在兴味索然,哪里也不想去了,暑假期间就在家中复习功课、检查身体、好好休息吧。
快11点了,爸爸带着老大媳妇和小孙女看完了戏,才回来。
晚上是市京剧团演出的《秦香莲》,女主角大家还以为是妈妈的老乡,煤炭学院肖老师的女儿肖晓兰演出的。
文革时期,肖老师夫妻俩被造反派批斗,实在难以忍受;就把这个女儿寄托在了东北老乡韦同志家里,然后去北京上访申述告状去了。
这个肖晓兰、小时候就和忆江南睡在一个床上,由这个大姐姐带着玩、一住就是大半年。
十年过去了,她居然成了市京剧团的新秀台柱子,艺名就叫“小小兰”,她们剧团排了新戏就会时不时地送几张戏票过来。
这次演出的是A、B角、上半场是小小兰出演、下半场是她的师傅赵小兰压轴;她原是北京的民间艺人,关于她有许多传说。
喜欢工农兵大学生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工农兵大学生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