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1978年的新生入校了。
这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经过了第二次全国高考、成绩达到320分以上的学生。
新生报到那日,校园里挤满了很多衣衫褴褛个子瘦小、黑黑皮肤蓬乱头发的新生;一看就知道是从农村考上来的。
这届学生从14岁—33岁不等,从年龄上来说相差20岁、等于是“两代同堂”。
有的学生大概只有1米4、1米5的身高、还有赤脚穿着“布草鞋”、由农民父亲或兄弟陪同、用扁担挑着箱子水桶和行李来上学的。
有的围观者在笑:“这些录取的新生一个比一个土!”
这些取笑新生的人却忘记了俗话说的:“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
就在这些看上去“土啦吧唧”的农村学生中,三年以后难免不会出现几位“杰出的读书郎”呢!
起码,这所第二医学院里、就承载着整个西江省浮州地区以及附近地区、几百万人口的医疗保健的希望呢!
今年学校已经尽到了最大的力量,扩招了100名学生。
除了其中的20名是从省城招入的,其他的全部来自县以下的劳动生产第一线,按照省招办的通知“凡达到320分以上者,必须保证录取”。
学校已经做出了最大的改善,后勤供水工程基本完工了。
冷热水管道已经安装完毕、不再需要二次供水了。
地区自来水公司的直供水已经接入了食堂、锅炉房、浴室;饭堂里的饭桌已经全部编号可以对号入座了;原先乱哄哄的食堂立即变得井然有序。
76年级学生,本学期各学科的课时都安排的满满的。
即将开始中医、中药、针灸、五官科、儿科等多门功课的期中、期末考试时间都公示告知。
功课全面铺开,76年级的全体同学对“时间”越加宝贵起来。
除了“三饱两倒”之外的每一分钟都被利用,课间休息的10分钟、开饭前等待的那几分钟、就连走路、上厕所的几分钟、大家也都是“手不释卷”、真正做到了“分秒必争”。
儿科测验、忆江南就做到了概念清楚胸有成竹,成绩进入到了班级第四名
近来、华东地区召开了六省一市《预防中毒性肝炎》学术会议。
浮州市好不容易请到了中山大学、北京医学院、上海劳动卫生局职业病防治所的着名大学和专科机构来进行学术报告。
师生们闻讯而动、强烈要求能够参加这个级别的学术讲座听课。
学校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及时邀请了北京医学院王教授,讲座内容《中毒性肝炎的诊断》;上海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殷教授,讲座内容《职业中毒的诊断》。
整整一天的时间,来自四面八方的医务工作者,闻讯赶来,早早的就将学校的大礼堂挤了一个水泄不通。
连走廊、过道、舞台的边厢、舞台两侧的台阶处全部都坐满了听课的人员。
人们全部都是如饥似渴的聆听着、汲取着国内最高级别的专业教学机构和疾病防治机构的学术声音。
这是全国科技大会以后,我国医学界加速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要把科研、技术搞上去的普遍愿望和向往。
这种异常热烈的局面非常激动人心。
两位教授的讲座旁征博引实例生动、数据翔实、为听课者打开了知识的天窗,使人们体会到了学术交流的必要性,会场氛围热烈,实在是盛况空前。
人人都体会到了一种知识的力量,体会到了科学技术对救死扶伤的无比重要;能够从事这样一种职业,为人民大众的健康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又是何等的荣耀。
听过讲座后,已经好几天了,同学们依然沉浸在这种知识经验信息交流的兴奋中。
班组调整以后,座位和餐桌位子都调整完毕,只有宿舍的床位还没有来得及进行调整。
女生宿舍这块最为隐秘的地方、搞小动作的问题依旧非常严重、时不时就会有些‘莫名其妙’的吵闹存在。
忆江南现在呆在宿舍的时间已经压缩到了最短。
早上六点钟起床,跑步以后在“小览室”自习到正式上课;中午餐后、回宿舍午休1个小时左右;晚餐后回到宿舍花20分钟处理好个人洗漱;晚上12点回到宿舍,摸到床铺就可以倒头入睡。
这样就避免回宿舍太晚、发出什么响动,会影响到别人的休息。
一天下来,除了睡觉的7个小时、在宿舍内的活动时间就不会超过30分钟了;尽量减少与某些无事生非的人事接触,应该不至于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了吧。
尽管忆江南现在不担任班干部了,已经可以与某些人做到不接触了,她想着“这样躲开、就不会有机可乘、再发生矛盾了吧”。
这天晚餐后,忆江南一边拿着笔记本再次重温北京医学院王教授的讲座重点,一边坐在床边上用开水瓶里的热水泡泡脚。
也就是这么短短的5、6分钟,当她从笔记本上抬起头,用干毛巾擦脚时却发现有什么白花花的细尘洋洋洒洒地从王桂华的上铺飘落下来,落到自己的军色衬衣上已经是“雪花飘飘”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