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里的女同学都没有想到,这个天天“骂”别人的人,今天居然也会被“骂”哭,真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再联想起了一年多的时间里,大家一直都是装聋作哑地忍让、克制;结果就是放纵、无意中助长了这种歪风邪气;现在大家都开始了要坚守的底线,那种邪气自然就要碰壁而退了。
忆江南听说了此事,不由地笑了,她开玩笑说道:“革命自有后来人,马克思说过的‘工作就是斗争、斗争就是胜利、胜利就是幸福’”。
去肖伯伯家探望二位老人,忆江南很善于与这些阅历非常丰富的革命老前辈聊天,总是会有很多收获的。
肖伯伯是1921年参加红军的老革命,70 多岁了。
每天在菜园子里面劳动,还关心着国家大事。
从中美建交到党的11届2中全会、从延安时期的毛泽东贺子珍与江青轶事、周恩来邓颖超、朱德康克清落实到“是夫妻又是同志、要经得起考验、值得人们尊重的爱情.......
你们还年轻、要注意吸取前辈的经验教训,一定要政治上统一、生活中体谅关心才行,这可是一辈子的终身大事”。
肖伯伯的长子,一个眉清目秀看上去很英俊老实的年轻人。
他已经是2个孩子的父亲了,一边帮助母亲在厨房里打打下手,抽空还拿着一个小本子看着什么。
见到忆江南走进厨房,唰的一下就脸红了,连忙把那个小本子藏在身后。
他给忆江南倒茶时才承认:“现在我们单位也抓得很紧,又是考核又是学习、光是报名学习英语的就有300号人、这不我也抽空要看看英语了”。
他们工厂生产形势一片大好,已经提前50天完成全年生产计划的任务、全厂表彰大会都已经开过了。
先进生产者奖励10元钱、安全行车50万公里者奖励20元钱、从明年开始全厂要全面实行技术考核。
一花一世界、一树见森林。
从一个家庭中的一个人身上、看见了十年动乱结束以后开启的变革。
正如《人民日报》社论《人民万岁》一文中指出:要实现“从以政治运动为中心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转变!
这个世界真正启动了要改变的齿轮了。
为了迎接元旦,学校特意借来了“小机片”放映电影《家》。
这是根据巴金的着名小说改编成电影,更是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按照各班登记的人数,连放2场,每个班上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是站票。
看完电影已经是次日清晨1:30 了,碰巧第二天的课程还排的特别满,都是6节课;搞得学生们上课都在打哈欠,有的学生实在支撑不住干脆就趴在桌子上打瞌睡了。
元旦放假,那位中医科的钟老师托人送给了忆江南2张电影票,面对那么多次的暗示还是锲而不舍,还真是很佩服他的坚持。
考虑片刻,忆江南邀请了校启荣一道去看这场电影,最近从他那里获取了不少有关来自首都北京的各种消息;作为答谢校同学、也是“借用”校同学、再次暗示了那位老师一次。
忆江南利用放假时间,再去看望赵叔叔和陈阿姨;碰巧苏凯和赵丽嬅带着孩子也回家了。
照例,苏凯又问起倪子祥与忆江南两人之间的关系。
倪子祥在体委集训的时候,受到忆江南的委托对倪子祥多方关照,也很有意地与他进行了交流。
感觉他比较单纯、看书不多不爱思考口才差一点,为人还算是比较老实比较能吃苦、能与人友好相处、对他的印象还不错。
上次听忆江南说“有差距有障碍、一时无法逾越、感觉有点谈不下去了、想分手”。
苏凯还是本着“劝和不劝离”的态度,帮着倪子祥说好话:“还是好好找他谈谈,他与你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到底是年轻一些,社会经验少一些、本质应该还不坏吧?......
你俩一个好静一个好动、一个内政一个外交还是可以互补的......他在校内的发展不会比你差吧?”。
“他的优点很突出、不得罪人善于团结、这点比我强很多......校内的发展、按照我们原先的计划、有的目标他已经达到了.....
他现在很骄傲了,可是他的成功没有我什么事,无法分享;在成绩面前没有尊重没有沟通、感情如何继续?”忆江南以实相告。
“你怎么觉得他骄傲了,他这个人自卑感很强的,是你骄傲吧?”苏凯疑问道。
“因为不同以往,所以现在可以翘翘尾巴了”,忆江南很是肯定。
“你们现在成了知识分子、都开始清高骄傲、还都隐藏在一种热情及随和当中;都指责别人骄傲自己却自卑,生活在一种矛盾之中”。
还别说,苏凯这话说得绝对有水平、一语中的。
苏凯继续说:“这人年轻不够成熟、不善表达,但是这种人一旦考虑好了就不会再反悔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