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下旬,凛冽的寒风裹挟着大雪如期而至,一夜之间,整个洛阳大地银装素裹。雪地之中,周晨冻得直哆嗦,烈酒不停灌也止不住的颤抖。小二劝其回作坊,自己带人训练,周晨只是不允。周晨想要克服严寒,让自己身体好点,不再这么羸弱。然而即使他带着人这么训练,他的身体也不见发热,反而如坠冰窖,愈加寒冷。最后他们一群人都气喘吁吁,而周晨却脸上苍白,嘴唇乌青,手脚僵硬。小二实在看不下去,急忙招呼周忠,两人一左一右架着周晨,强行将他带回作坊。
回到作坊,在温暖的火塘边,周晨裹着数床被子,依然止不住的哆嗦。林家娘子在旁悉心照料,却有些手足无措,不知自己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只好将火塘中的火,烧得旺旺的。
瞧着周晨那痛苦的模样,林家娘子忍不住偷偷抹起了眼泪。这些日子在作坊里,她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在这里,吃喝不愁,伙计们对她也都客客气气,欢声笑语时常回荡在作坊的每一个角落。这样的日子,自己只在梦中想过。而这一切,皆源自眼前这个看似平凡无奇的年轻人。以前冬天下雪,只怕雪下得不够大,冻不死田地中的害虫,毕竟“瑞雪兆丰年”这是老话。这次她心中却在祈祷,希望这个冬天赶快过去。
在作坊待久了,林家娘子渐渐发现,掌柜的为人和善,对待大家关怀备至,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唯独身体太过孱弱。尽管每日坚持锻炼,却始终不见起色,平日里脸上毫无血色,活脱脱一副病秧子的模样。也不知他怎么想的,身上挂着个酒葫芦,时不时要喝两口。而对别人,他却时常劝着喝酒伤身之类的话语。林娘子张嘴欲劝言,又怕触霉头,只好将话又咽回去。
屋外,大雪依旧纷纷扬扬地飘落,却丝毫没有影响作坊里伙计们干活的热情。众人顶着风雪,干得热火朝天。
作坊最近又加了个伙计,隔壁李家的小子李虹。这孩子机灵得很,见作坊里事务繁忙,人手不够,也没人招呼他,便主动加入了进来,就好像他本就是作坊的一员,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然。听说那天训练完,他饿着肚子跟着干到中午,王小二给他安排了碗筷,就这么成了作坊的新伙计。周晨知道后也没说什么,算是默认了。他最近对作坊的管理比以前松多了,毕竟一个人精力有限。答应了蔡琰要随蔡邕认真治学。所以基本上下午时间,都会去卢庄。
火塘里的火势越来越旺,周晨缓缓伸出手,在跳动的火苗上轻轻拂过,许久之后,终于渐渐有了一丝温暖的感觉。从被架进来,到现在,好长一段时间内,他仿佛失去了对自己身体的感知。只觉得自己一直在黑暗中不断坠落,四周一片漆黑,寒意刺骨,仿佛坠入了无间地狱,冻得他脑袋一片空白。如今回过神来,瞧着窗外白雪,再看着烧旺的火塘,周晨第一个想到的却是火锅,不由得嘴角弯起笑意,似乎又找到一门生意。
于是,他赶忙吩咐林家娘子去把王小二叫进来。
“你去城中打听一下,看能不能盘下个饭店。地段不能太偏,面积要稍大些,价格要合适,其他的你自己决定。对了,离天一楼要远些。” 周晨特意强调了最后一点,如今他对天一楼实在是心有余悸。
“掌柜的,咱们现在要开饭店?冬天天寒地冻的,出门都为难,出来吃饭的更少。即便是天一楼,如今的生意怕是也比往日冷清些。” 王小二听了周晨的吩咐,面露担忧之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周晨听后,沉思了片刻。王小二说得确实在理,利弊得失自然需要慎重考虑。虽然现在吃火锅正是时候,但这个时代如何经营这种店面,却并没先例,周晨自己也没经验。可如今大把闲钱在手,放在手中不用却是浪费。于是也就不考虑太多,先做起来再说。有作坊托底,即便全部亏损又如何。这么一想,周晨便把心放肚子里。
“你不用担心这些,只管去做便是。找到店面,越快越好。” 周晨语气坚定地对王小二说道。
王小二走后,周晨吩咐林娘子去采买调料,然后自己在火塘上支起一口锅,先做一顿尝尝再说。午饭时分,当香喷喷的火锅做好,那群大肚汉早就垂涎三尺。当吃到嘴里,听到他们只叫好吃,周晨心里便更加有底。自己尝过后却轻叹一声,可惜了。可惜这个时代辣椒还在美洲大陆,要不然加点辣椒就完美了。看着他们吃得红光满面,热气腾腾,周晨笃定,开个火锅店肯定没错。
接下来便是做好开店前的准备,周晨第一个想到的却是与卫仲道商讨。这些天要不是卫仲道,自己这些人还不知道在哪喝西北风。所以现在卫仲道在周晨心中,基本上是个比军师还重要的角色。
下午卢庄,周晨将自己的计划向卫仲道说了一遍,征求他的意见。只是卫仲道眉头微皱。
“你的作坊不是刚稳定么,怎又要开新店?若开新店,你还有什么时间治学?” 卫仲道一脸担忧地问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