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望君为自己点出牙具作坊的问题,趁这次机会,是该好好理清一下经营脉络了。自己不善经营,以前只想着多赚钱,给大家好点的生活。作坊小,就那么几个人,赚得也不少,也就没发现什么问题。如今自己三个产业,加起来二十多张嘴,收入又抵不上支出,还用原来的方法,显然是不行的。
虽知有问题,如何解决又让周晨皱起眉头。眼前暴露出的,虽是牙具作坊伙计们因为工钱问题,消极怠工。给他们发工钱,应是可以解决眼前问题。但这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真真核心的问题,还是收支不平衡,坐吃山空。如今三个产业,还没整体汇过账,只知道收入抵不上支出,没过多久,又没钱了。看来还得请几个账房先生回,不能什么事都攥到自己手中。
要解决收不抵支,指导意见无非就是开源节流。可具体如何操作,自己一头雾水。现在三个产业,自己已经理不清脉络了,不可能再开新的生意。要开源只能依靠生意做大,提高收入。牙具作坊与货栈合作,不愁销路,但那东西,利润极薄,只能靠产量,如今投入不久,还不见太好效果。留仙楼名声败了后,生意稀稀落落,估计一直在亏钱。木具作坊还在消化存量订单,赚的钱又被自己投到留仙楼了,现在也少有进项。想来想去,发现三个产业,没一个有收入的。而节流呢?伙计们的工钱不好减,打击他们积极性。除去这个,便只有从他们的伙食下手。尤其是木具作坊的伙食。可减了伙食,他们只怕更没积极性了。
不知不觉,一路沉思。抬头才发现,自己已来到卢庄。或许是之前卫仲道给的主意都很好,内心想听听他的意见,所以便径直来到此处。那只围着鲜花转的小蜜蜂,不知道今日有没有来此。从上次白马寺后,有十来日没来卢庄了。学业又落下,不知道恩师会不会生气。
儒家最重礼数,到了卢庄,礼数可不能少,自然要先拜见蔡邕。不过见蔡邕之前,周晨使那看门童子,前去知会卫仲道,让其等着自己,然后才前往书房。蔡邕此时正躺逍遥椅上,看着书。见着周晨进来施礼,眼皮子抬了下,没个理会。周晨长揖半晌,也没见蔡邕叫起。抬头瞄一眼,又赶紧低下。心中估摸着是自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将蔡邕给惹了,亦或是其他。
果然过好会,蔡邕才又抬抬眼皮,说了声‘起吧’。周晨这才直起腰来,嬉皮笑脸的给蔡邕赔着笑脸。
见他惫赖的样子,蔡邕拿书在他头上轻轻敲了一下,脸上一脸严肃,嘴角却漏出笑意。摇摇头,起身从书架上拿了本书,递给周晨。看样子是早准备好的。
“你随为师学乐理也已多时,此谱有些基础曲谱,拿回去多练练。”
周晨躬身称是,然后蔡邕又开始为其讲课。只是周晨学习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隔这么久才上课,有些跟不上。尤其让他动手练习,更显愚笨。
“乐理学得再精通,也只有动手练习才能熟练掌握,熟练运用。”
周晨心中有事,每每动手,到处出错。蔡邕却耐心为他纠正,详细解说。这才让周晨静下心来。
直到日头偏西,天光渐暗,蔡邕这才停止授课。并开口训道:“你多日不来治学,今日一来,便神思不定,心神不宁。此非治学之道,不可再有下次。”
“多谢师父教诲,弟子谨记。”
“天色已晚,便留下来吃口便饭再走。”
“多谢师父。”
这么晚了,不知卫仲道有没有等自己,心中有些急切。然而刚起身,准备出门,却被蔡邕顺手一抄,顺走腰间的酒葫芦。拔开木塞便往他酒瓶里倒,还一本正经的念叨:“你年纪轻轻,当少喝点酒。喝酒伤身,别喝坏了根基。”
周晨一阵汗颜,敢情自己这师父是个逗逼呢。明明是馋自己的酒,还装得一本正经。难怪见着自己,要先将自己整治一番。原是没酒喝了。倒满酒瓶,葫芦里还剩最后一点,又急不可耐的往嘴里倒。末了‘呀’的一声长叹,然后把葫芦抛还给周晨。瞥了一眼他那想笑又不敢的表情,顿时又脸黑了。
“你这小兔崽子,这么好的酒,也不知道给为师送点,自己一个人喝,当心喝死你。白教你这么个学生。”
“恩师见谅,某回去便为师父酿酒,好了便给您送过来。”
见他还上道,不免又多吐几句苦水。
“自从喝了你这烈酒,往日那些酒都觉得寡淡如水。天一楼的酒,为师买不到也喝不起,便只能从你小子身上想点辙。”
“师父想喝酒,还用得着买?只需跟那月娘稍稍点拨几句,她定然上杆子的往您这送哩。”
“你当师父是那般不要脸面的人么?滚……”
周晨被赶出书房,挂好葫芦,转过长廊,便去找卫仲道。
天色渐暗,卫仲道有些坐不住,再不进城,便只能留宿卢庄。自己倒是乐意的,不过想起蔡邕那恨不得吞了自己的表情,又有些怕。蔡琰见着他坐立不安的样子,开口劝道:“卫郎不如先回,师弟想必也无甚急事。不然也不会在阿翁那呆到现在还未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