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宫不答,颤鸣不止。
‘赵乾坤’大嘴一张,便将这口禹王留下的无上至宝吞入腹中,彻底镇压下来。
与此同时,随着身后那道雕像化作的三丈蛮神彻底融入身体。
赵乾坤身上的气息,也以匪夷所思的速度暴涨。
筑基初期、中期、后期、巅峰。
但它还没直接冲破金丹,反而在筑基期夯实道基。
一重、二重......五重、六重....直至冲破九重天层!
然而这还没结束。
只见气势如虹,扶摇直上。
轰隆声不断。
他竟然打破了九洲修行界的桎梏,冲破了常人口中的‘九重天’。
抵达上古时期才能打破的十二重天境界极限。
这还不止,或者说,这才刚刚开始。
随后赵乾坤的修为气息,便以火箭般的速度呈直线上升。
炼气、炼气巅峰。
腾!
丹田处聚气凝液,迈入筑基境。
与此同时,作为第三视角的赵乾坤,一脸目瞪口呆。
他看着自己体内一处又一处的窍穴、关键节点被撑开。
如神庭、天灵、鹤顶、气太乙、百合、期门以及曲骨等等,近三百六十五处窍穴悉数打开。
它们就像饿死鬼一样疯狂吞食着这座道宫内的所有天地力量。
很快,刚刚铸下万世道基后的肉身,便再次脱胎换骨。
在眉心处开辟神宫,凝聚神识,开窍破体,迈入筑基境。
坎离交媾,龙虎盘旋,炼己伏神,金丹乃成。
炼罡煞,成金丹,结元婴,化神体。
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肉身境界一步步迈入元婴之上的存在。
轰!
当迈入元婴之上的化神境界后。
赵乾坤心神深处自然而然的明悟了这层境界的奥妙。
灵神境。
古时又称化神境。
“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是为化神。”
“神气相合,则形全而通万方,即知不神之神在我,神也。”
‘赵乾坤’突然开口了,将灵神境的玄妙娓娓道来。
“从修行上讲,破真假之关,转虚实之变,化婴为神,是为化神。”
“从天地大道上讲,掌中观日月,天地分大小,故而神明出焉。”
“神之上,为道。”
“神生于物,死于物,而道生也。”
“神遂立大道之天,定人生死轮回,是立道也。”
“故而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至道也。”
“此境,即是观道。”
赵乾坤脑海轰鸣,好似潮汐涨落,巨浪拍岸。
他隐隐似有所悟,化神之前的修行在于肉身。
化神之后当以‘灵神’为主,而后观天之道,是为观道境。
“观道之上,即是以己心化天心,故谓天人圣境。”
“圣人跃迁,是为仙也。”
“而今世,还有仙否?”
传授到这里,‘赵乾坤’神情恍惚,喃喃自语。
祂,仰观苍穹,俯临星空万世,缄默不语。
最终,‘赵乾坤’回神,轻轻一叹后,眼帘低垂。
与此同时,他身上那道直冲云霄的庞大气息也直线下滑,一落千丈。
呼吸功夫,便从传说中的元婴之上,直接掉到金丹境。
金丹巅峰、金丹后期、中期......最终,险之又险的稳定在金丹初期这个门槛上。
而那道震慑天地的蛮神法相也缓缓归于平静,陷入了沉寂。
赵乾坤似乎有一种错觉。
那位宛若战神一般的存在,好像死了。
彻底陨落了。
而且是魂飞魄散的那种。
而且临死之前,祂还极度不甘的忘了自己脑海中的那块神秘铜片一眼。
眼神中似有羡慕、渴望、嫉妒以及一丝难以置信。
俄而,一道若有若无的呢喃声响起:
“既生乾,何生坤!”
“大道何薄于吾!”
这一日,蛮神陨落,天地动荡,众生悲痛,哀嚎不止
降大灾于某神国,大旱大涝九天九夜乃止。
苍天血泣。
——
浑浑噩噩,不知过去多久之后,赵乾坤猛然睁开双眼。
他下意识摸了摸胸膛,不敢置信的说道:
“我居然没死?”
“而且,貌似还发大财了?”
他怔怔看着悬浮在身前的一本‘龙纹凤字金书’、一柄古铜色三尺‘宝剑’以及半面嗜血赤旗。
金书上刻‘金阙玉书’四个象形文字。
宝剑刻‘轩辕’二字。
赤旗上绘蛮神‘蚩尤’图案。
金书欲盖弥彰,遮遮掩掩。
宝剑沉寂,等待唤醒。
唯有赤旗,血色滔天。
无尽魔焰遮天蔽日,时不时向赵乾坤发出饥渴之意。
赵乾坤眼神恍惚,如飘云端,一切都仿佛在梦中。
他沉默许久后,收起金书宝剑,藏好赤色残旗。
起身走出大殿,朝着那个象征着蛮族最高地位的王座深深一拜。
“华赵后世子孙赵乾坤,拜谢蛮神传法布道恩典!”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