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你怎么在这儿?”
五个女人齐齐转过身来看向王子文。
尤其是水花,看见王子文的时候,眼眶都红了。
王子文非常自然地伸手握住她的手,笑着看了看她:
“我没事儿,到了镇码头卖了鱼货之后,我去派出所报案,大哥和阿正去收地笼和延钓绳了。”
水花的脸“唰”的一下就红了,赶紧低头用力把自己的手收回去。
老娘大嫂二嫂和阿正娘见状,只是略带调侃地看了水花一眼。
“保生回来说你们遇到海匪了,有没有受伤啊?”
老娘问话的功夫,上上下下打量自己的儿子。
“没有,我们都好着呢,是保生哥带着边防队的人救了我们。”
王子文说话的功夫,不少聚在码头的人也都转身看过来,纷纷找王子文这个当事人打听情况。
王子文随便应付了几句,就见大哥和阿正也回来了。
他穿过人群,帮着把几个地笼从船上卸下,然后用小推车推到老赵的收购点。
老赵这会儿倒是不忙,见王子文和阿正进来,脸上顿时露出笑容来:
“哎呦,今儿可是来了稀客啊!”
说着话,一双眼睛在阿正和王子文身上上上下下看了几遍,见他们没受伤,才给他们倒水。
“老赵你这话说的,我们天天早上出发从你这儿买饲料打冰,怎么就稀客了?”
王子文知道,老赵是在点他们去码头卖货,不来他这儿卖的事情。
但是,老赵心里也清楚,自己这儿的收购价比不上城里,他也就是口头抱怨两句而已。
“来来来,看看你们今儿有什么好货。”
老赵说着话,走到几个塑料筐前,见里面都是活物,石九公,金目鲈,红斑,梭子蟹,猫眼螺等等。
“这……这是你们地笼和延钓绳的收入?”
老赵呆住了。
跟着进来看热闹的村民也呆住了。
他们之中也有出海打渔的,看着地上的这几塑料筐渔货,他们一天的收获估计也没那么多。
王子文点点头:
“估摸着今天放的时间有点长,所以收获多点。”
阿正这会儿正站在他娘面前,被他娘拉着上上下下地打量儿子,因此没空说话。
而且,先前在海上,海匪的那些话他也听到了,人家就是冲着他们来的。
阿正路上和王子文讨论过,王子文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思来想去最后只能得出一个结论:
“估计是知道咱们挣了钱,所以想来打土豪。”
所以,这会儿他也没有显摆的心思。
至于大哥,他正在船上收拾,大嫂和老娘也跟着去船上帮忙了。
“这也太多了吧?人家这光地笼和延钓绳就这么多。”
“子文,你们这用的是谁家的饲料啊?”
这话一出,都不用王子文回答,老赵立刻起身拍着胸脯:
“这还用问,子文天天出海在我家打冰买饲料,你们谁没见过?”
众人一听这话,忍不住又问:
“咱们也是老赵这儿的饲料啊,子文你们在哪儿放地笼啊?”
王子文扭头看了这人一眼,笑了笑,随口说道:
“出了海也不拘在哪儿,碰到顺眼的地方就放。”
这人碰了个软钉子,悻悻地扯了个笑脸,不再说话了。
老赵拿着笔和本子,过一样称就记一笔账,很快几筐渔货全称完了。
老赵对着本子上记的账,拿起计算机开始噼里啪啦算账。
“归零,归零……15乘以0.3等于4点5……一共是58块7毛5,给你算59。”
老赵说着话,又拿起笔开了收据,把收据和钱一块儿给了王子文。
王子文把钱点清楚了,胡乱塞入口袋,就带上鱼筐往回走。
看热闹的渔民看着他的背影,一个个羡慕的不得了:
“这运气真是没谁了,光是地笼和延钓绳就比咱们一天的收入啊!”
“谁说不是呢?你们说王子文的运气怎么这么好?”
“谁知道呢,肯定是老王在下面保佑,你们想想老王没走以前,子文是个什么样儿?”
“我们家的老祖宗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几个月我天天烧纸,钱没少花,一点动静不见。”
“嗐,这都是封建迷信,你还信这个?”
“那你说说为什么王子文运气这么好?”
几人议论了几句,又扭头看向收购点的老赵问:
“老赵,子文他们一天在你这儿打多少柴油,多少冰啊?”
“是啊,他们这渔船出去一天,开支多少钱?”
众人还是不相信封建迷信,觉得这个运气王子文能有,他们肯定也能有。
老赵头也不抬地说了一句:
“柴油,冰,饵料,加起来也就35块钱左右吧。”
“多少?”
“一天?”
“一天35?”
众人顿时惊得倒抽冷气。
他们的渔船出海,一天的收入也就三四十,结果只是人家渔船的开支?
“那可不,人家舍得加油,舍得跑,地笼里舍得下饵料,你们舍得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