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结束后,纪风、周洋和艾瑞克便一头扎进了恢复训练之中,那股子拼命的劲头,仿佛要把在病床上耽误的时间都抢回来。
每天清晨,第一缕阳光还在云层里挣扎,康复师就已经准时敲响了宿舍的门。简单的问候后,便带领他们开启了一天的训练。先是轻柔却细致的热身活动,转动手腕脚腕,活动的不只是关节,更是对新一天训练的期待;缓缓转动脖颈,仿佛要把病痛的阴霾都甩到身后。
纪风坐在轮椅上,眼睛紧紧盯着康复师手中的哑铃,那眼神仿佛在说,这小小的哑铃就是他重回赛场的第一步。他深吸一口气,努力抬起手臂,可刚抬到一半,手臂就开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每一丝肌肉的颤动都牵扯着全身的酸痛。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滚落,滴在训练服上,洇出深色的印记。但他咬着牙,硬是坚持着,一次又一次重复动作。他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赛场上的画面,球迷的欢呼、队友的信任,这些都成为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周洋那边,正平躺在床上,额头上满是细密的汗珠,腿部绑着沙袋,在康复师的指导下缓慢地做着抬腿动作。每一次抬腿,都像是在攀登一座陡峭的山峰,酸痛感从腿部蔓延至全身。“再坚持一下,我要比以前更强。”周洋在心里给自己鼓劲儿,他知道,只有经历这些痛苦,才能在未来的赛场上风驰电掣。
艾瑞克虽然语言表达不太流畅,但在训练上却有着一股不服输的狠劲儿。他专注地盯着镜子,双手紧紧抓住轮椅扶手,小心翼翼地尝试单腿站立。可平衡感就像故意捉弄他,没坚持几秒,他就失去平衡,差点摔倒。但他没有丝毫气馁,迅速调整状态,再次尝试,嘴里还念叨着不太标准的中文:“坚持,一定会成功。”
上午的力量训练结束后,稍作休息,下午便是体能和协调性的训练。他们被推到专门的康复训练场地,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挑战与希望。他们进行简单的轮椅移动训练,在规定的路线内快速转弯、前进、后退。一开始,他们手忙脚乱,轮椅常常碰撞到周围的障碍物,但随着训练的深入,他们逐渐掌握了技巧,动作越来越流畅,身体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夜幕降临,其他人都已进入梦乡,纪风还在宿舍里,借助辅助器材做着简单的拉伸,他的身影在昏黄的灯光下被拉得很长,每一个拉伸动作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周洋则坐在床边,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着白天的训练情况,回忆着每一个动作,总结经验,思考着如何改进。艾瑞克戴着耳机,听着足球比赛的解说音频,那激情澎湃的解说声仿佛把他带回了赛场上,他闭上眼睛,想象着自己在球场上奔跑、传球、射门,脸上洋溢着憧憬的笑容,这笑容成为他继续前行的力量源泉。
日复一日,他们的努力如同春天播下的种子,开始慢慢发芽、开花。纪风的手臂力量显着增强,原本艰难无比的哑铃,现在能轻松地完成更复杂的力量训练动作;周洋的腿部肌肉逐渐恢复,已经可以在拐杖的辅助下短时间行走,每一步都走得坚定有力;艾瑞克的平衡感越来越好,甚至能脱离轮椅,短暂地独立站立,虽然时间不长,但这小小的进步让他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每一点进步,都像是在他们通往足球梦想的道路上点亮了一盏明灯,照亮他们继续前行的方向 。
在艰苦的恢复训练日子里,隔离餐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小插曲。
每天到了饭点,工作人员就会将热气腾腾的隔离餐准时送到宿舍门口。纪风坐着轮椅打开餐盒,一阵饭菜的香气扑面而来,里面有荤素搭配的菜肴,还有一份营养汤。虽说这是特殊时期的统一配餐,但每一口都饱含着关怀。
周洋在拐杖的支撑下慢慢走到桌前,看着餐食打趣道:“嘿,天天盼着训练进步,也盼着今天的菜能有点新花样。”他拿起筷子,夹起一块红烧肉,那色泽诱人的肉块入口即化,“嗯,这味道,感觉吃了又能多做几组训练。”
艾瑞克看着眼前的饭菜,虽不太习惯一些中式菜品,但也吃得津津有味。他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好吃,有力气训练。” 简单的话语,满是对恢复身体、重返赛场的期待。
吃饭间隙,他们也不忘讨论当天的训练。纪风一边嚼着米饭,一边说:“今天教练线上指导我做手臂力量训练,感觉找到了新的发力点,下次肯定能做得更好。”
周洋点头表示赞同:“是啊,教练说我的腿部恢复不错,再坚持训练,很快就能摆脱拐杖了。”
艾瑞克咽下嘴里的食物,也跟着分享:“平衡训练还是有点难,但我会努力,像吃饭一样,一口一口进步。”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欢声笑语回荡在宿舍里。这些看似普通的隔离餐,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恢复身体的能量,也在这特殊时期,给予他们心灵上的慰藉。在美食的陪伴和彼此的鼓励下,他们更加坚定了战胜困难、回归足球场的决心,每一顿饭都像是为下一轮训练积攒力量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