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九点,巴塞罗那甘伯体育城还笼罩在薄雾之中。马丁攥着点名册,快步走向B队宿舍区。作为助教,他太清楚这群年轻球员的习性——往常总是踩着训练哨声最后一秒冲进场地,今天的一线队合练意义非凡,他特意提前半小时来提醒。
拐过种满橄榄树的小径,212宿舍的铁门斑驳生锈。马丁抬手敲门,"咚、咚、咚"的声响在寂静的楼道回荡:"孩子们!该起床准备了!从这里到一线队训练场走科贝大道要二十分钟,十一点的合练可不能迟到!"
门内先是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紧接着松本带着睡意的日语飘出:"哈伊!马上!"马丁皱起眉头,正准备再催促,却听见储物柜开合的金属碰撞声、衣物摩擦声,还有运动鞋底快速滑动的声响。
不到两分钟,铁门"吱呀"一声打开。纪风站在最前面,深蓝色21号训练服笔挺如新,胸前队徽在晨光下泛着微光。他正将定制的护腿板插入球袜,这款护腿板内侧印着"Never Give Up"的烫金字样,是父亲在他临行前悄悄塞进背包的。黑色足球鞋鞋舌上,绣着小小的五星红旗图案,那是妈妈亲手缝制的。
屋内,六个少年正专注地收拾着各自的装备。松本将一双限量版的白色刺客14足球鞋轻轻放入鞋袋,这双鞋是他省吃俭用三个月买下的,鞋舌处还绣着哆啦A梦的图案。他又仔细检查了防磨膏和运动胶带,将它们整齐地码放在装备包侧兜,旁边还放着印有"21号战友"字样的加油手幅——那是上次比赛后,看台上小球迷送的礼物。
米格尔对着镜子调整着护腕,这款印有卡通斗牛士图案的护腕是他妹妹特意从马德里寄来的。他拿起自己的专属门将手套,小心翼翼地涂抹保养油——这副手套陪伴他扑出过无数关键球。他特意将印有21号的纪念徽章别在装备包上,那是纪风上次帽子戏法后送给他的纪念品。
拉斐尔将11号专属护腿板固定在小腿上,板面印着基督山伯爵的彩绘,是他用比赛奖金定制的。他轻轻抚摸着深蓝色11号球衣,又将其平整地叠进防水袋。作为速度型边锋,他特意挑选了两双不同钉长的备用球鞋:一双适合湿滑草地的SG钉鞋,一双用于干燥场地的AG钉鞋。背包侧面的小口袋里,装着一包巴西产的薄荷糖,他拍了拍纪风的肩膀笑道:"待会儿冲刺前分你两颗!"
卢卡斯正在整理他的战术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一线队球员的技术特点和比赛数据。他将护膝、绷带和冰袋仔细放入医疗包,这些都是他从队医那里学来的必备品。作为中场组织者,他还额外携带了战术板和标记笔,在封面上用荧光笔写着"向21号学习"的字样。
朴俊宇将手机、运动相机和充电宝放入专用收纳袋,他打算记录下今天的合练过程。他又检查了能量胶和盐丸,将它们分装在便携小盒里。作为队里的体能担当,他的背包里还装着筋膜球和泡沫轴。背包正面挂着一个小挂件,是上次比赛后,纪风送给他的中国结。
"从这里到一线队训练场,"马丁扬了扬点名册,"步行要穿过整个甘伯体育城,经过科贝大道和拉玛西亚青训营旧址......"
"我们跑过去!"拉斐尔扛起印着11号的装备包,古铜色皮肤在阳光下发亮,"21号开路,11号断后!全队跟上!"其他少年纷纷附和,笑声与装备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走出宿舍楼,少年们背着鼓鼓囊囊的装备包,步伐轻快地踏上通往一线队训练场的道路。纪风摸着胸前的21号队徽,拉斐尔晃了晃背包上的11号挂饰,五年前离家时的场景在脑海中闪过。而此刻,阳光穿透薄雾,洒在他们身上,照亮了每个少年眼中坚定的光芒,也照亮了21号与11号并肩前行的追梦之路。
当晨雾被阳光驱散,六个少年的身影终于出现在甘伯体育城最核心的 琼·甘珀体育中心 。这座占地超过10万平方米的训练基地,此刻在他们眼中宛如一座闪耀着蓝红色光芒的圣殿。穿过镌刻着“Mes que un club”(不止是一家俱乐部)字样的拱门,纪风的球鞋不自觉地在地面上摩挲——脚下的每一寸柏油路,都曾留下梅西、伊涅斯塔等传奇球星的足迹。
“快看!那是一线队的主训练场!”卢卡斯突然压低声音。不远处的 约翰·克鲁伊夫球场 赫然在目,草皮修剪得如同绿色绒毯,白色边线笔直得像是用尺子量过。场边的电子记分牌还显示着上一场训练赛的比分,而更远处,标志性的 诺坎普球场 穹顶在阳光下泛着银灰色的光,仿佛在无声地注视着这群怀揣梦想的年轻人。
马丁带着他们走向更衣室时,经过了挂着历代功勋球员照片的长廊。纪风的目光被一张1992年欧冠夺冠的合影吸引,照片里克鲁伊夫正搂着瓜迪奥拉,少年们的笑声与走廊里此起彼伏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松本突然拽了拽他的衣袖,用日语指着墙上的战术板:“是哈维设计的433阵型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