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你在木材厂尽量少提后山,就说松木是偶然发现的。”沈默轩用炭笔在地面画着空间布局,“二姐,供销社的布票换回来后,先给姑姑们做棉袄,剩下的换化肥,咱要把后山的试验田做成‘公社样板田’。”
沈默诚点头,忽然从怀里掏出个铁皮盒:“县医院的张大夫托我带的,说用野蚕茧治好了三个伤员,给咱换了瓶磺胺粉和两包消炎片。”
沈秀兰摸着药瓶,想起去年冬天三姑咳血的场景:“小轩,咱是不是该给村里的老人送些‘野药’?赵铁柱虽然讨厌,可他娘上次喝了灵泉水,腿不疼了,见人就夸咱沈家。”
沈默轩沉吟片刻,点头同意:“但必须以公社的名义,就说卫生院的‘新药’,由小妹负责发放。这样既能积德,又能把恩情记在集体头上。”
更深露重时,沈默轩独自进入空间,发现灵泉井旁多出一丛蒲公英,每片绒毛上都凝着金点——这是空间在提示新功能。他摘下一朵,绒毛竟在掌心聚成水滴,比普通灵泉水更清澈。
“或许,这就是《农正秘典》里说的‘甘露’,能解百毒。”他喃喃自语,将蒲公英移栽到药田,忽然听见玉佩发出轻响,麦穗纹路与谷穗纹路首次重合,形成完整的农耕图腾。
七月初七,小妹沈明珠在学校办了件轰动的事。她用灵泉泡过的黄豆,教孩子们发豆芽,三天就能收成。公社文教干事来视察时,看见教室里的陶盆里,豆芽长得比筷子还粗,顶端泛着淡淡的金芽。
“沈明珠同志,这是重大发现!”干事握着她的手,“我们要在全县推广‘沈家豆芽法’,你明天去公社开经验分享会!”
沈默轩得知消息,连夜让沈秀兰煮了锅灵泉豆浆,让明珠带去分给干部:“记住,就说用后山的‘金豆子’,泡豆的水是野泉水,千万别提空间。”
分享会上,明珠看着台下狼吞虎咽的干部,忽然想起二哥说的“三不原则”——不贪功、不冒进、不独行。她举起装着豆芽的玻璃瓶,笑道:“这都是公社的土地养的,我只是个传话的,真正的功劳,属于后山的每一寸土。”
散会后,文教干事塞给她两本《农业基础知识》,封面上盖着“内部资料”的红章。明珠摸着崭新的书皮,忽然明白,沈家的秘密,就藏在这一句句“后山的野”、“公社的土”里,藏在灵泉与黑土的默契中,藏在兄妹三人日复一日的谨慎与耕耘里。
深夜,沈默轩站在空间的新桑田旁,看着蚕宝宝正在新吐的金茧上爬行。远处的桃树已结出拳头大的果实,青中透红,散发着蜂蜜般的香气。他知道,沈家的路还长,饥荒尚未过去,政治运动随时可能到来,但只要玉佩在身,家人在侧,每一粒播进黑土的种子,都会成为对抗命运的武器。
赵铁柱的身影再次出现在后山小径,却在看见新栽的荆棘丛时骂骂咧咧地转身。沈默轩冷笑,摸了摸胸前的玉佩——三不原则,是沈家的护身符,也是他对这个时代的无声对抗。在这片土地上,秘密如同灵泉,必须深藏地下,却又能源源不断地滋养生命,让沈家在绝境中,耕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喜欢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请大家收藏:(www.2yq.org)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