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的积雪未化,沈默轩踩着自制的木屐,在结冰的小径上行走。竹筐里的红薯用槐叶盖得严严实实,表皮的金斑在月光下若隐若现——这是空间里新收的“金瓤薯”,蒸熟后能拉出糖丝,产量比普通红薯高两倍。他回头望了眼跟着的大哥,沈默诚背着更大的竹筐,里面是混着普通红薯的空间作物,筐底垫着半张破草席,正是集体粮囤常用的防潮材料。
“哥,等会儿把金瓤薯埋在粮囤角落,上面盖层冻坏的萝卜。”沈默轩低声叮嘱,“赵铁柱今晚在公社开批判会,咱只有半个时辰。”
沈默诚点头,手掌抚过筐沿的麦穗纹——这是他特意刻的记号,与粮囤上的公社标记一模一样。两人在粮囤后墙停下,沈默诚掏出随身携带的铁丝,三两下撬开锁扣,腐木的霉味混着粮食的潮味扑面而来。
“轻点,别碰坏了囤底的麦麸。”沈默轩钻进囤子,借着月光将金瓤薯塞进粮堆深处,普通红薯则摆在显眼处。忽然听见远处传来脚步声,他心头一紧,不小心碰落一块红薯,金瓤在月光下格外刺眼。
“谁?”巡夜的民兵举起火把,脚步声越来越近。沈默诚立刻咳嗽三声——这是“撤离”的暗号,却见沈默轩迅速掏出槐叶汁,涂在红薯断面上,金瓤瞬间变成普通的橙红色。
“是我,沈默轩。”他举着半块红薯走出粮囤,故意让火把照见冻裂的手指,“囤子漏风,我怕粮食受潮,来看看。”他掰开红薯,里面的橙红果肉上沾着冰渣,“您瞧,都冻坏了,明早得告诉队长翻晒。”
民兵凑近闻了闻,红薯的甜香混着槐叶的苦味,确实像冻坏的普通品种。他挥了挥手:“快弄完回去,半夜别瞎晃荡。”
等民兵走远,兄弟俩相视一笑,继续完成剩下的工作。沈默轩知道,这招“移花接木”只能用三次,必须尽快让队长相信,沈家的“野地瓜”是集体的福气,而非威胁。
回到家,沈秀兰正在给三姑包扎手掌,她为了多摘些空间萝卜,被竹筐的毛刺划破了手。“二姐,明早你去公社医务室,”沈默轩掏出灵泉药膏,“就说在后山发现的‘止血草’,给王大夫送半罐,他侄子的痢疾还靠咱的腌菜吊着命呢。”
三姑看着药膏迅速结痂,忽然想起什么:“小轩,晌午我看见明珠的学生来借腌菜,说学校的救济粮不够,孩子们都在喝清水汤。”
沈默轩皱眉,小妹沈明珠在公社小学教书,班上三十个孩子,有一半得了浮肿病。他从空间里取出五斤灵泉玉米粉,用报纸包成普通野菜团子:“明早让明珠带去,就说家长们凑的‘百家粮’,别说是咱沈家给的。”
次日晌午,生产队的晒谷场上,赵铁柱正对着粮囤发愁。开春的返销粮比往年少两成,囤子里的红薯干皱巴巴的,像晒干的树皮。“都过来!”他敲着破锣,“每家领半斤红薯干,掺着槐树花吃,谁要是偷藏粮食——”
话没说完,沈默诚扛着两筐红薯走来,筐沿的麦穗纹在阳光下格外醒目:“铁柱叔,后山的野地瓜又熟了,我和小轩挖了半筐,交给集体。”他掀开草席,下面的红薯虽然个头小,却泛着健康的光泽,“您看,比囤子里的强些,给孩子们分吧。”
赵铁柱的眼睛眯成缝,他认出这是沈家“野地瓜”,却摸不透对方意图。旁边的张老汉突然开口:“队长,沈家兄弟仁义,去年冬天要不是他们的野枣,咱村得饿死三个。”几个受过沈家恩惠的社员纷纷点头,晒谷场响起低低的应和。
“行吧,”赵铁柱咬了咬牙,“算沈家记一次‘集体贡献’,工分多加两分。”他凑近沈默诚,低声威胁,“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家地窖藏着好东西,等开春——”
“开春还要靠您带大伙种地呢,”沈默诚打断他,塞了两块灵泉烤的玉米饼在他手里,“这是秀兰新学的法子,掺了后山的野蜂蜜,您尝尝。”
赵铁柱咬了一口,麦香混着甜腻的蜜味在嘴里炸开,比公社食堂的糊糊强百倍。他咳嗽一声,转身对社员:“都听着!沈家的野地瓜算‘集体良种’,以后他们后山的地,算公社试验田,收成归集体调配!”
沈默轩在人群后冷笑,这正是他要的结果——让沈家的土地成为集体的“试验田”,既能光明正大地使用空间作物,又能避免单独被针对。他看见小妹明珠抱着空篮子回来,袖口沾着玉米粉,知道小学的孩子们今晚能喝上热粥了。
深夜,沈秀兰坐在炕上纺线,空间棉花纺出的线在油灯下泛着银光,比普通棉线细三分之一。“小轩,”她忽然开口,“赵铁柱把咱的地划成试验田,是不是想监视?”
沈默轩点头,铺开从老陈那里换的公社地图:“他盯上的是后山的‘高产’,却不知道真正的秘密在空间里。”他指着地图上的红点,“明天我去开垦西北坡的荒地,那里有天然岩缝,适合藏第二处入口。”
沈默诚擦着新打的锄头,木柄里的金斑在暗处发亮:“我在木材厂听说,县上要搞‘亩产万斤’运动,赵铁柱肯定会拿咱的试验田充数。”他忽然笑了,“也好,咱正好借这个由头,把空间作物混进集体统计,亩产报个‘三千斤’,剩下的藏进山洞。”
三姑端着灵泉茶进来,听见这话手一抖:“诚子,亩产三千斤?公社去年才八百斤,这不是打肿脸充胖子?”
沈默轩接过茶杯,灵泉水的温热熨帖着掌心:“姑,亩产报高了,公社才不会盯着咱的地,反正最后收多少,还不是赵铁柱一句话?”他望向窗外的粮囤,“等麦收时,咱往囤子里多塞些空间小麦,就算亩产报万斤,也有底气。”
更漏声中,沈家地窖的油灯久久未灭。沈默轩翻开《农正秘典》,目光落在“借势篇”:“善藏者,藏于众;善谋者,谋于势。”他忽然明白,所谓暗助集体,从来不是无私奉献,而是让秘密成为集体的保护伞,让沈家在时代的洪流中,借集体的名义,耕自己的田。
赵铁柱的梆子声再次响起,这次是催促社员给“试验田”施肥。沈默轩看着大哥往粪筐里掺空间腐叶土,忽然听见远处传来驴车声——老陈的黑市货车来了,车斗里藏着他用腌菜换的化肥,还有县医院的消炎片。
喜欢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请大家收藏:(www.2yq.org)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