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默诚摸着新刻的米袋印章,松木上的焦痕与县粮站的公章编号一致:“小轩,李富贵的算盘,”他压低声音,“我看见他在‘特殊用途’栏画了个圈,”他指向远处的招待所,“明晚咱借招待所的货车运米,就说‘支援炼钢一线’。”
五更天,沈默轩蹲在粮站的霉粮堆前,看着灵泉水滴在发霉的玉米上,霉斑竟逐渐褪去,露出底下饱满的颗粒。他知道,这场粮食支援的背后,是沈家将空间产物转化为体制内流通物资的关键一步——当金斑大米披着“抗虫稻种”的外衣,当灵泉水成为“去资水”,秘密,便在这粮食的流动中,在集体的名义下,悄然填补着时代的缺口。
王站长的旱烟袋在窗台明灭,照着手中的《粮食调拨单》,“沈默诚”的名字与第三生产队的工分簿编号一致。他忽然发现,这批米的“抗虫”特性,竟与沈家鸡窝的脚环编号一一对应,却在摇头轻笑中,将这个发现埋进了“超产粮”的报表里。
晨雾漫过县粮站的青瓦,沈默诚的胶鞋踩过昨夜李富贵留下的脚印,鞋底的麦穗纹印记与地面的槐叶完美重合。他知道,当空间的大米煮进县办招待所的饭锅,当王站长的算盘继续拨弄着“超产”的数字,沈家的秘密,终将在这粮食的香气中,在体制的账册里,永远鲜活如初。
赵铁柱的梆子声在远处响起,这次喊的是“节约粮食”,却在经过粮站时,特意将“节约”二字拖得老长。沈默诚隔着木窗看见,知道这是对方在传递“粮已入库”的信号。他忽然明白,在这个粮食比黄金珍贵的年代,最安全的伪装,便是让秘密成为集体粮仓里最普通却最不可或缺的那粒米——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在时代的巨轮中,悄然转动。
喜欢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请大家收藏:(www.2yq.org)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