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一台精密的青铜仪器。
它的核心部件是十二枚旋转的玉琮,每节纹路都投影着不同纪元的文明场景。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的凹槽——形状与陆文渊掌心的星图烙印完全吻合。
南极的冰层突然塌陷。
不是融化,而是像被某种力量精准切割,形成一个直径十公里的正圆形湖泊。血网沉入湖底,在湖床上凝固为青铜材质的电路板纹路。那些苏醒的远古细菌沿着纹路聚集,在湖心拼出一个清晰的倒计时:
00:15:00
凯瑟琳的棺椁突然浮出湖面。
透明材质已经变成青铜与骨瓷的复合体,表面刻满了《少年科学画报》历年刊号。当倒计时走到00:14:59时,棺椁自动打开,里面空空如也——
除了底部静静躺着的一枚银质长命锁。
锁身内侧,刻着行小字:
"当他们停止做梦,青铜就会醒来。"
第三节 双螺旋之岸
卵壳彻底碎裂的瞬间,地球停转了一秒。
全球所有的原子钟都记录下了这异常的一秒。在这一秒内,长江水倒流,青铜器褪色,连博物馆里的玉琮都变回了普通的青白色玉石。南极冰湖中央,那台青铜仪器缓缓升起,十二枚玉琮的投影在空中交织,形成一本巨大的立体书册。
《少年科学画报》1985年7月刊的复刻版悬浮在湖面上空,但封面上的DNA双螺旋已经变成了真实的物质——两条缠绕的青铜链上,每个碱基对都是微缩的文明符号。书页无风自动,翻到第七页时突然停住。
这一页的"少年科技制作"栏目里,原本介绍如何制作简易电动机的内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三星堆青铜神树的分解图纸。图纸边缘的空白处,用铅笔写着几行小字:
"当血脉闭环完成
长江将成为天线
而你们会听见
来自播种者的声音"
南极冰湖的水面开始旋转,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漩涡中心,凯瑟琳的银质长命锁漂浮而起,锁链自动解开,在空中重组为一条完美的DNA链。这条链坠入漩涡,与湖水中的青铜电路板纹路完美对接。
全球七大考古遗址同时产生共振。
三星堆的黄金权杖突然直立,杖尖射出青铜色的光束;良渚古城的石块自动移位,拼成抛物面天线;殷墟的甲骨片悬浮排列,形成量子计算阵列的基本结构......这些光束在近地轨道交汇,构建出一个直径三万公里的全息投影。
投影中浮现的,不是外星文明,不是神明造物。
而是一本翻开的《少年科学画报》。
1958年的创刊号。
在发黄的纸页上,主编寄语栏里隐藏着真正的讯息:
"文明实验场第37次周期即将结束
请所有样本做好数据上传准备
第38次周期将在归零后72小时启动
本次改进参数详见第七页基因图谱"
陆文渊的人类形态站在冰湖边缘,他的右手掌心朝上,星图烙印正在分解为基本粒子。那些粒子飘向空中的全息投影,在1958年的期刊页面上,重新组成了一个词:
"晚安"
南极的黎明恰好在这一刻到来。
晨光照在冰湖上,折射出七彩的光晕。凯瑟琳的棺椁已经完全转化为青铜材质,表面浮现出所有参与过实验的人类名字——从河姆渡的稻农到2089年的科学家,每个人的名字都用微雕技术刻在了一个碱基对上。
而那枚银质长命锁,
正静静地
沉向湖底最深处。
喜欢土夫子自传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土夫子自传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