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定格在父亲的手表上。放大后的星图清晰显示,今天的日期——2010年7月23日——被用红笔圈了出来,旁边标注着楚国文字:"活字苏醒"。
窗外雷声炸响,暴雨倾盆而下。放在窗台的青铜模型零件被雨水打湿,开始渗出熟悉的黑色油墨,在窗台上自动组成《少年科学》的刊头......
第三节 暗流重启
2010年7月24日凌晨,三峡库区的水文监测船"长江三号"在暴雨中摇晃。
我站在甲板上,救生衣的橙色在探照灯下显得刺眼。雨水顺着脸颊流下,混合着汗水渗进嘴角,咸涩中带着一丝铜锈味。声呐屏幕上的绿色光点不断闪烁,八十一处金属物体的轮廓逐渐清晰——它们排列成的图案,与顾瞎子义眼投射的星图分毫不差。
"准备下水。"
潜水员老吴调整着氧气面罩,他手腕上绑着的青铜罗盘是老周从黑石矿脉带出来的。罗盘的指针正在疯狂旋转,完全违背了物理规律。我注意到老吴的潜水服袖口处渗出黑色液体,但他似乎毫无察觉。
"等一下!"苏晚晴突然抓住老吴的手臂,"你的深度计......"
老吴抬起手腕,塑料表盘下的指针竟然变成了青铜材质,正在逆时针转动。他困惑地皱了皱眉:"仪器故障了吧?"说完便纵身跃入漆黑的水中。
水下摄像机传回的画面让监测舱里的空气瞬间凝固:
浑浊的江水中,八十一口青铜棺椁静静矗立。中央那口的盖板已经完全打开,里面没有尸骨,只有一台微型青铜印刷机,正在自动吐出一张张崭新的《少年科学》内页。纸张在水中舒展翻卷,页眉处一行小字随着水流摇曳:
"第82次校准准备中"
老吴的呼吸声通过通讯器传来,越来越急促。他的手电光照向印刷机内部,镜头捕捉到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滚筒上不是铅字,而是八十一个微缩的人脑模型,每个都在蠕动。
"这是......"老周的声音发抖,"那些被铸字的主编们的......"
通讯器突然爆出刺耳的电流音。画面剧烈晃动,最后定格在老吴惊恐的眼睛上——他的虹膜正在变成青铜色,瞳孔分裂成无数细小的活字。
"玉琮......"他的声音扭曲失真,"是接收器......"
信号中断前的最后一帧画面里,印刷机吐出的纸张突然全部转向镜头,上面的文字清晰可辨:
"校准员已就位"
甲板上,顾瞎子突然惨叫一声捂住义眼。玉琮材质的眼球从指缝中渗出青光,在雨幕中投射出一幅新的星图——这次的光点位置,精确对应着我们五个人的住址。
我摸了摸锁骨上的疤痕,那里的灼热感变成了尖锐的刺痛。抬起手指,指尖沾着一丝黑色的油墨,正缓缓组成四个小字:
"欢迎回来"
喜欢土夫子自传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土夫子自传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