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安排小张下周一陪你们回去。"杨龙说,"先把房子收拾好,等豆苗回来了,我们再一起送你们。"
窗外,西湖的夜色温柔地笼罩着这座城市。杨龙想起二十年前,他第一次把父母接到杭州时的情景。那时候父亲还嫌弃南方的菜太甜,母亲总抱怨听不懂杭州话。而现在,他们却已经在这座异乡城市留下了大半人生的足迹。
"小龙,"杨父突然正色道,"这些年,你做得很好。"老人举起茶杯,"辰星做得这么大,豆苗也出息,我和你妈...很骄傲。"
杨龙喉结滚动了一下,端起茶杯的手有些不稳。这一刻,他突然无比清晰地意识到,父母是真的老了。那个曾经能把他扛在肩头看冰灯的父亲,现在连茶杯都端不稳了;那个曾经能在厨房忙活一整天不喊累的母亲,现在走几步路就需要休息。
"爸,妈..."杨龙声音哽咽,"谢谢你们。"
简单的五个字,却包含了太多说不出口的感情。谢谢你们的养育之恩,谢谢你们支持我创业,谢谢你们把豆豆当亲生女儿一样疼爱,谢谢你们把豆苗宠成了小公主...
豆豆在桌下轻轻握住了杨龙的手。她懂他此刻所有未说出口的话。
"傻孩子,"杨母抹了抹眼角,"一家人说什么谢不谢的。"
服务员端上最后一道甜品——龙井茶酥。杨父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夹起一块,却在中途掉在了桌上。
"老了,不中用了。"老人自嘲地笑笑。
杨龙突然站起身,走到父亲身边,亲手夹了一块茶酥放到父亲碗里:"爸,您尝尝这个,用的是明前龙井,特别香。"
就像小时候父亲总是把最好的菜夹给他一样,现在轮到他来照顾父亲了。
离开餐厅时,杨龙坚持要搀扶父亲。杨父起初还推辞,但在下台阶时一个踉跄,不得不抓住了儿子的手臂。
"爸,小心。"杨龙紧紧扶住父亲,突然发现父亲的胳膊已经这么瘦了,隔着毛衣都能摸到骨头。
夜风吹过西湖,带着初秋的凉意。杨龙看着走在前面的母亲和豆豆,两个他最爱的女人正亲密地挽着手臂说着悄悄话。父亲靠在他身边,脚步缓慢却坚定。
这一刻,杨龙突然明白,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告别的过程。孩子会长大离家,父母会老去归乡,而能一直陪在身边的,只有那个愿意和你共同面对所有离别的人。
"豆豆,"他轻声唤道,"我们周末带爸妈去拍张全家福吧。"
豆豆回过头,月光下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好啊,就去我们结婚时拍婚纱照的那家。"
杨父突然拍拍儿子的肩膀:"记得把我那套中山装找出来,要藏青色的那件。"
"知道,配您那双老北京布鞋。"杨龙笑着说。
一家人的笑声融入了西湖的夜色中。在这告别的季节里,爱让离别也变得温暖。
晨光透过纱帘洒进卧室时,豆豆已经醒了。她侧卧着,静静看着身旁还在熟睡的杨龙。四十岁的男人,眼角已经有了细纹,鬓角也冒出几根白发,可睡颜依然像个孩子。她忍不住伸手,轻轻拨开垂在他前额的一缕黑发。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豆豆连忙按掉闹钟,却发现是豆苗发来的消息:【妈!我的毕业设计被蔡叔叔看中了!他说可以直接用在《原神》里!】后面跟着一连串欢呼的表情包。
豆豆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轻手轻脚地起身,披上睡袍走向厨房。自从父母决定回哈尔滨后,她开始珍惜每一个能为家人做早餐的机会。
冰箱上贴着豆苗五岁时的涂鸦,歪歪扭扭地画着三个小人。豆豆取下磁铁,把刚收到的豆苗最新作品——一张精美的角色设计稿贴了上去。十七年,就这么一晃而过。
"怎么起这么早?"
温暖的怀抱突然从背后环住她。杨龙的下巴抵在她肩上,声音还带着睡意。
"豆苗发消息来了。"豆豆指了指冰箱,"她的毕业设计被蔡浩宇看中了。"
杨龙凑近看了看那张设计图:"这不是改良版的七七吗?这孩子,从小就喜欢这个角色。"
"随你,认准什么就执着到底。"豆豆往平底锅里打了个鸡蛋,"她昨天还说,毕业后一定要去米哈游。"
杨龙正在倒咖啡的手顿了顿:"我以为她会想来辰星。"
"你女儿的性格你还不清楚?"豆豆轻笑,"越是你说'可以'的事,她越要反着来。"
杨龙摇摇头,从背后环住正在煎蛋的豆豆。二十年来,这个动作已经成了他的习惯。他喜欢这样感受妻子的温度,喜欢闻她发间淡淡的栀子花香,喜欢看她灵巧的手指在厨房里忙碌的样子。
"对了,"豆豆突然转身,"爸妈明天的火车,东西都收拾好了吗?"
"嗯,小张都安排好了。"杨龙接过她手中的锅铲,"我来吧,你去叫爸妈起床。"
豆豆踮脚在他唇上轻啄一下:"别忘了爸的降压药要放在随身包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