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日的清晨总是带着一丝丝深入骨髓的凉意。
早上7点,豆豆已经坐起身,栗色的长发散在肩头,还带着微微的湿气。她看向杨龙,嘴角扬起一抹熟悉的弧度:"在想什么?"
"2025年要到了。"杨龙接过她递来的毛巾,声音很轻,"总觉得......有些不一样。"
豆豆的指尖在他手腕上轻轻一绕,仿佛游戏中念线牵住了杨龙,触感若有若无:"是因为'星辰OL'的测试成功?"
杨龙没有立刻回答。落地窗外,北京的跨年灯光秀已经开始预热,无数无人机在夜空中排列出"2025"的字样。作为重生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从这个新年开始,历史的轨迹将彻底脱离他的预知范围。没有先知优势的未来,就像一场没有地图的探险。
但实验室里的景象让他胸口微微发烫。豆苗正和陆子浮头碰头研究全息屏幕上的数据,年轻人争论时脸颊泛起的红晕比任何代码都鲜活;猫头鹰被砂时计的虚拟影像缠着要买新年礼物;卢如烟悄悄把热可可放在陆子浮手边,又假装若无其事地走开;蔡浩宇对着"记忆传承"的数据手舞足蹈,眼镜片上反射着疯狂跳动的光点......
"不只是测试。"杨龙握住豆豆的手,木棍的裂纹在他脑海中闪过金光,"是所有这些。"
哈尔滨的雪夜像一幅被晕染的水墨画。中央大街的石砖路上积着新雪,靴底踩上去发出咯吱轻响。杨龙呼出的白气在路灯下散开,看着前面蹦蹦跳跳的豆苗把雪团砸在陆子浮背上,年轻人夸张的惨叫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慢点!"豆豆呵斥道,却忍不住笑出声。她裹着杨龙母亲硬塞的貂皮围脖,鼻尖冻得通红,像个精致的雪娃娃。杨龙伸手拂去她睫毛上落的雪花,突然想起2001年那个同样寒冷的冬夜——那时的豆豆还是个怯生生的原画师,而他是重生回来弥补遗憾的莽撞青年。
"笑什么?"豆豆狐疑地戳他胸口。
"想起你第一次来哈尔滨。"杨龙压低声音,"在中央商城门口,你非要说那个冰雕龙像我。"
"本来就像!"豆豆耳尖发红,"尤其是那个歪歪扭扭的犄角......"
哈尔滨的冬夜总是来得格外早。才下午四点,窗外就已经暗了下来,街灯一盏盏亮起,橙黄的光晕在积雪上跳跃。杨龙站在厨房门口,看着母亲麻利地擀着饺子皮,父亲正往沸腾的锅里下酸菜白肉,热气蒸腾,模糊了老花镜的镜片。
"妈,豆豆呢?"杨龙探头问。
"客厅跟你闺女包饺子呢!"杨母头也不抬,手上动作不停,"小陆那孩子也在,你爸非拉着他喝酒,结果人还没喝两口,脸就红得跟灯笼似的。"
杨龙嘴角微扬,转身往客厅走。还没到门口,就听见豆苗清脆的笑声:"陆子浮!你包的这是饺子还是包子啊?馅都漏出来了!"
"我、我这是实验性包法......"陆子浮的声音里带着少见的窘迫,"理论上,封口面积越大,煮的时候越不容易破......"
"少来!你就是手笨!"
杨龙推开门,正好看见豆苗捏着一团歪歪扭扭的面皮往陆子浮脸上抹,年轻人躲闪不及,鼻尖沾了面粉,活像只偷吃被抓现行的猫。豆豆坐在一旁,手里捏着个精巧的元宝饺子,眉眼弯弯地看着两个年轻人闹腾。
"爸!"豆苗一见他,立刻告状,"陆子浮浪费了三张饺子皮了!"
陆子浮推了推眼镜,镜片上还沾着一点面粉,一本正经地辩解:"杨叔,我是在测试不同包法的结构稳定性......"
杨龙忍俊不禁,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行了,学术研究留着回实验室,在这儿就老老实实按你阿姨教的包。"
豆豆笑着递给他一块面团:"你也别光站着,帮忙。"
杨龙在她旁边坐下,指尖蹭了点面粉,故意往她鼻尖上一点:"遵命,领导。"
豆豆瞪他,却也没擦,任由那点白面粉留在鼻尖上,衬得她脸颊更红。
年夜饭的餐桌上摆得满满当当。酸菜白肉锅咕嘟咕嘟冒着泡,红烧鲤鱼翘着尾巴,蒜泥血肠切得整整齐齐,还有杨父最拿手的锅包肉,金黄酥脆,浇着琥珀色的糖醋汁。
"来!都动筷子!"杨父乐呵呵地给每个人碗里夹菜,"小陆,别客气,当自己家!"
陆子浮连忙双手捧碗接过,结果杨父下一筷子直接夹了块肥瘦相间的红烧肉放进豆苗碗里:"苗苗多吃点,在学校肯定吃不着这么好的。"
豆苗鼓着腮帮子:"爷爷!我都胖了!"
"胖什么胖?"杨母立刻接话,"你看你这小胳膊细的,小陆,你说是不是?"
突然被点名的陆子浮差点呛到,连忙放下筷子,耳根通红:"......是,豆苗确实......呃,很健康。"
豆苗在桌下踹了他一脚。
杨父眯着眼笑,突然举起酒杯:"来!新年了,咱们一家人碰一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