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月一把抢过辣椒酱:"谢了!明天看我们怎么收拾他!"
南宫原摇摇头,对杨龙说:"你们先过了芳元斋那关再说吧。杜明的'狮子头',内藏乾坤。"
杨龙点头:"彼此加油。"
离开南宫世家的准备室,豆苗忍不住问:"爸,妈,我们真的能赢吗?"
杨龙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从怀中掏出那个已经空了的小布包,轻轻摩挲着上面"周记"的绣字:"记得周老爷子说过什么吗?"
"记得。"豆豆接过话,"'真正的厨艺不在比赛名次,而在老百姓的舌头尖上'。"
"所以,"杨龙收起布包,"我们不为打败谁,只为做出最好的菜。"
夜色渐深,国家会议中心的灯光依然明亮。八支队伍都在各自的准备室里埋头苦练,为明天的决战做最后准备。
而在千里之外的成都,周记川味馆早早打烊。周卓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大堂里,面前的老式电视机正播放着大赛的预热报道。
老爷子倒了杯白酒,对着屏幕上杨龙的特写镜头举了举:"臭小子,别给老子丢人。"
仰头一饮而尽,火辣的酒液顺着喉咙烧进心里。窗外,成都的夜空繁星点点,明天将是个好天气。
灯光在深夜依然明亮,几口汤锅在灶台上咕嘟作响,散发出不同的香气。杨龙手持汤勺,轻轻搅动着其中一锅泛着淡金色的高汤,茶香与鸡汤的鲜味在蒸汽中交融。
"龙井茶汤比例再调整一下。"他舀出少许尝了尝,"茶味有点压过鸡鲜了,改3:7试试。"
豆豆在一旁的记录本上写下参数,她的面前摆着四个小碗,分别标注着"茉莉"、"乌龙"、"普洱"和"白毫"。每碗都是不同茶种与高汤的混合试验品,汤色从浅琥珀到深褐各不相同。
"乌龙茶冷萃的效果最好。"她指着中间那碗清澈见底的汤,"冰镇后的白菜心纤维更紧实,淋热汤时温差能达到27度,口感层次明显。"
角落里,陆子浮和豆苗正围着离心机忙碌。透明的鸡清汤在高速旋转下逐渐分层,杂质被甩到管壁,中心留下如水晶般清澈的液体。
"离心转速再提高500。"陆子浮盯着数据屏,"蛋白质絮状物还是太多。"
豆苗调整着参数,突然眼睛一亮:"爸!来看这个!"
她将离心后的清汤倒入一个扇形模具,加入少许琼脂粉冷却定型。片刻后取出的"汤冻"晶莹剔透,在灯光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泽。
"可以做成'汤花瓣'!"她兴奋地比划着,"和白菜泥做的花瓣叠在一起,就是能吃的'开水白菜'艺术品!"
砂时计从菌菇汤锅那边抬起头:"喂,你们要不要尝尝我的素高汤?松茸+藏红花,鲜得能让人吞掉舌头!"
她面前的砂锅里,金黄色的汤液微微翻滚,干松茸和羊肚菌的香气浓郁得几乎有了实体。如烟小心地舀了一勺,吹凉后入口,眼睛瞬间睁大:"好鲜!完全喝不出是素的!"
"那当然~"砂时计得意地甩了甩长发,"本大小姐可是把卢氏私藏的野生松茸都贡献出来了。"
猫头鹰默默递过一个小碟子:"海鲜版,试一下。"
碟中是乳白色的浓汤,表面浮着一层薄薄的金华火腿油花。杨龙尝了一口,眉毛微微挑起——干贝的鲜甜、虾壳的海洋气息、火腿的咸香,最后竟然有一丝椰子的回甘,层次复杂却不混乱。
"这个版本..."他斟酌着词句,"太抢戏了。开水白菜的精髓在于'清中见鲜',海鲜版更适合做佛跳墙。"
实验室墙上的时钟指向凌晨两点,但没人提出休息。八强赛近在眼前,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时,豆苗已经趴在操作台前睡着了,手里还攥着一把雕刻刀。陆子浮靠在离心机旁打盹,眼镜歪在一边。如烟和砂时计蜷缩在沙发上,身上盖着厨师服。
杨龙轻轻放下汤勺,揉了揉酸胀的眼睛。灶台上的四锅试验汤已经熬了整夜,茶香版清澈见底,菌菇版金黄透亮,海鲜版醇厚乳白,传统版则如泉水般纯净。
"决定了吗?"豆豆轻声问,递给他一杯热茶。
杨龙接过茶杯,温热透过陶瓷传递到掌心:"明天用传统版做底,加入一点乌龙茶的冷萃思路。"他看向熟睡的队员们,"但今天...上'琉璃牡丹鱼'。"
豆豆了然地点点头。开水白菜是他们的王牌,不应该在首战就亮出来。
上午八点,国家会议中心已经人头攒动。观众席坐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爱好者,媒体区的长枪短炮对准了中央厨房区。八强赛的舞台比之前更加华丽,每个操作台都配备了全息投影设备,可以将厨师的每一个动作放大展示。
"女士们先生们!"主持人的声音响彻全场,"欢迎来到第28届全国特级厨师大赛8强赛!今天的第一场对决——成都周记川味馆VS扬州芳元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