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会议中心的穹顶下,灯光璀璨如星河倾泻。决赛的赛场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盛大,中央的玻璃厨房被改造成两座开放式舞台,四周环绕着层层叠叠的观众席。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的气息,仿佛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杨龙站在选手通道内,透过缝隙望向会场。观众席早已座无虚席,不少人甚至站在过道上。前排坐着餐饮界的泰斗们——广州陈家的老爷子、山西冯家的拉面大师、扬州林家的文思豆腐传人……而在评委席中央,山本雄二正襟危坐,银白的眉毛下那双眼睛锐利如鹰。
"女士们先生们!"主持人的声音通过环绕音响响彻全场,"欢迎来到第28届全国特级厨师大赛决赛现场!"
掌声如雷,闪光灯亮成一片。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八大菜系各领风骚。"主持人的声音充满激情,"从商周的鼎食,到唐宋的宴饮,再到明清的满汉全席,我们的祖先用智慧与汗水,创造了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体系!"
大屏幕上开始播放中国美食的纪录片片段:敦煌壁画中的宴饮场景、清明上河图中的酒楼茶肆、故宫珍藏的御膳菜谱……每一帧画面都诉说着千年饮食文明的辉煌。
"然而,"主持人的语气突然沉重,"近代以来,中餐在国际上的地位却不断下滑。米其林三星中餐厅寥寥无几,国外中餐馆卖得最好的竟是'左宗棠鸡'这种伪中餐。"
会场安静下来,所有人的表情都变得严肃。
"但今天,"主持人的声音重新高昂起来,"在这里,我们将见证中餐复兴的希望!两支年轻的团队,代表着川菜与湘菜两大流派,将用他们的厨艺向世界证明——真正的中国菜,依然是世界美食之巅的明珠!"
掌声再次爆发,经久不息。
评委代表高峰山站起身致辞:"作为从业五十年的老厨师,我深知厨艺之道贵在传承与创新。今天的决赛没有输家,因为你们已经让所有人看到了中餐的未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两边的选手通道:"希望你们放下包袱,发挥出最高水平。记住,真正的厨艺不在胜负,而在于对食物的敬畏之心。"
随着主持人宣布选手入场,杨龙深吸一口气,带领团队走向舞台。与此同时,对面的通道里,南宫兄妹也迈步而出。
南宫月今天穿了一身火红的厨师服,高马尾随着步伐轻轻摆动,整个人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南宫原则是一袭深蓝立领装,沉稳如松。两人身后跟着三名助手,每人手里都捧着一个密封的陶罐。
"加油!"南宫月远远地对杨龙比了个手势,笑容灿烂。
观众席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有人高举"湘菜无敌"的牌子,也有人挥舞着"川菜雄起"的横幅。南宫世家的支持者与周记川味馆的粉丝几乎将会场分成两个阵营,气氛热烈到极点。
"决赛题目——'传承'!"主持人高声宣布,"150分钟限时,现在——开始!"
计时器跳动的瞬间,南宫兄妹立刻行动起来。南宫原打开最大的陶罐,里面赫然是一条活蹦乱跳的六斤重大鳜鱼!鱼身银白中带着淡黄斑纹,鱼鳃鲜红,显然是刚离水不久。
"现杀活鱼......"豆苗小声惊呼,"他们要用最新鲜的食材!"
南宫原的手法干净利落。他左手按住鱼头,右手持一把细长的"鳜鱼刀"在鱼颈处轻轻一划,然后顺着脊椎游走,转眼间便将鱼肉完整取下,鱼骨干净得如同标本。最令人称奇的是,鱼头依然保持着鲜活时的形态,连最细小的鳃丝都完好无损。
与此同时,南宫月打开了第二个陶罐,里面是红艳艳的自制剁椒,香气瞬间弥漫开来。这剁椒与市面上常见的截然不同——辣椒大小均匀,发酵程度恰到好处,表面还泛着微微的光泽。
"五年陈剁椒。"豆豆轻声解释,"南宫家的秘藏,据说用了三种不同辣椒混合发酵。"
南宫月将剁椒与蒜末、豆豉等调料混合,加入少许米酒和一种神秘的琥珀色液体——可能是某种家传的调味精华。她搅拌的动作看似随意,实则每一圈都有微妙的变化,时而轻柔,时而用力,让各种调料充分融合却不失层次。
南宫原此时已经将鱼肉切成厚薄均匀的片状,但保持鱼头完整。他取出一把细如发丝的雕刻刀,开始在鱼头上进行微雕——刀尖轻挑,鱼鳃微微张开;刀刃轻划,鱼嘴呈现出自然张合的形态。短短几分钟,那条已经死去的鳜鱼头竟变得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会游动起来。
"湘菜'活鱼'技法......"杨龙低声感叹,"名不虚传。"
南宫兄妹的配合天衣无缝。当南宫原完成鱼头雕刻时,南宫月的剁椒酱也刚好调制完成。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点点头。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步骤——装盘蒸制。南宫原将鱼头放在特制的青花瓷盘中,鱼身呈跃起状,鱼口大张,形态生动。南宫月则将剁椒酱均匀地铺在鱼头上,特别注意让酱料渗入鱼鳃和口腔的每一个角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