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今后”、“下回”——多美妙的词啊!
“好!”
几人一番合计,给夏瓜改了个更加雅致的名字——
青门绿玉房。
而西瓜西米露的名字则正式定为——红玉晶米露。
就连未来的葡萄,也没被容奕忽略——玛瑙碧波果。
听这名字就知道,望月楼不坑穷人。
严掌柜带着新奇菜品将望月楼重新推至巅峰的那一天,肖家挣了大钱的消息也再瞒不住。
没了钱氏和肖老太太,老宅似乎就没了可以出战的兵,思来想去,他们将卢氏推了出来。
可肖老头和肖老三没想到的是,卢氏就只是上门坐了坐,又帮肖家喂了会儿羊,喝了碗如意煮的乳茶便赞叹着走了。
“二婶倒是个不错的人。”
如意摸着下巴,一派沉思。
阿旭敲了一下她的脑袋。
“又在盘算什么?”
什么叫“盘算”,什么叫“又”啊?
她只不过是觉得自家鱼塘已经盘活,该找个人来帮忙看鱼塘了而已。
容奕的人又不能一直待在她家地里。
她觉得二房就不错。
从前还在老宅的时候常听老太太数落卢氏贪吃,可是那咋了,热爱美食不过是人生来的本能而已。
人家凭自己的本事吃饱饭,没问题啊。
不过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毕竟二房不像他们自由自在,如今是还同老宅挂着钩的。
她虽然看好二房,但如果因此又要同老宅牵扯,那还是算了吧。
如意也没想到,她的担忧很快居然就不成问题。
眼看分出去的大儿子一家越过越好,肖老头连烟杆子都没心情去碰,整天除了下地就是在家来回踱步。
肖老三还是那个死德行,和他儿子一人一间房,天刚热些就躲着不肯出门,但凡他爹要找,便推脱头疼脑热要请大夫。
肖老头对这混不吝气的牙痒痒,却又拿他没办法。
毕竟自从耀祖逼走第五位先生,如今能教他读书课业的,就只剩下肖老三这个当老子的。
肖二再次被拉壮丁,短短数日就以极快的速度消瘦下去,整个人也显得衰老许多。
卢氏看在眼里,本就见不惯老宅做派,怎么可能乖乖去当说客?
于是当肖老头眼巴巴问:“如何?”
她就笑着答:“大哥家一切都好,父慈子孝,母女和谐,吃穿不愁。”
肖老头:……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觉得卢氏这些话,每个词都另有含义。
他还是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他们肯回来吗?”
让卢氏去的主要目的就是让肖勇同意将分家的事撤回,让他回到老宅,继续一起生活。
当然,房子买都买了,自然是不好丢弃的。
只要阿勇每日随他一同做工,在将大房的银子上交公中就行了。
卢氏嗤笑一声:“儿媳脸皮薄,问不出口。”
也不想想婆母都干了些什么龌龊事,他怎么好意思叫大哥一家回来?
说完她就大步回到自家屋中,拍着胸口蹲了下来。
吓死了吓死了。
她这辈子会的四个字的词儿全都用上了,也算是给自家出了口气。
什么意思,三房两个男丁都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就可着她家相公欺负呗?
还让她去当说客,呸!
人家日子过的好好的,回来作甚?
自打肖家这父子俩一同休妻的事传开,她出门都觉得丢人。
要是可以,她也想分出去得了。
躲在门后等好消息的肖老三气鼓鼓出来,开始放马后炮。
“好个二嫂,娘不在,她倒也学会耍脾气了!”
肖老头皱着眉:“莫提你娘。”
他这把年纪休妻,难道是什么光彩的事?
一切都是为了耀祖和肖家的门楣!
“耀祖的书,读的怎么样了?”
肖老三眼底闪过一抹心虚:“爹您放心。”
“不过……”
他眼珠子一转。
“只会在家读书是没用的,还得正经给耀祖请个有名的先生才好。”
“这银子……”
肖老头甚是烦躁,他从前不管账,如今只晓得孙子缺什么买什么,想吃什么添什么,却不晓得原来银子用起来这般快。
不知不觉,连棺材本都掏了出来。
他也不知道,曾被他寄予厚望的三儿子拿了钱并未如他以为的那样去请先生,而是大摇大摆走进了赌坊。
如意家的瓜被一车一车运走,鱼塘里的鱼也开始一桶一桶被打捞,雁回村的村民们才清楚地意识到,肖家是真翻身了。
有人真心替他们开心,就有人眼红他们的成功,村里开始流传各式言语,只不过肖家人不甚在意。
容奕安排来瓜田里的两位是亲兄弟,叫陈达和陈尔,两人告诉如意,最近来地里窥探的人越来越多,胆子大些的,都敢上前套他俩的话。
如意让他们尽量记下各人的相貌姓名和说的话,暂且按下,静观其变。
终有一日,陈达和陈尔在地里抓住了半夜偷瓜的闲汉,隔几日后,又逮到了摸黑偷鱼的无赖……可见利益确实足以动人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