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麓词心录·第二十四章:菊谷诗缘引淮梦,双客踏韵览长河
入秋之后,云麓山的景色像是被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斑斓多彩起来。枫叶渐渐染上了醉人的红,银杏的叶子也变成了耀眼的金黄,煜明在这秋景中愈发沉醉,诗兴也如泉涌般不断。
一日清晨,煜明像往常一样早起,准备去云麓山的深处寻那还未被完全发现的秋意。出门时,他瞧见天边的云霞被初升的朝阳染得绚丽夺目,不禁低声吟道:“朝云映日赤如丹,秋意渐浓风渐寒。且向山林深处去,探寻诗意绘秋峦。” 吟罢,他背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通往云麓山的小路。
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路边的草丛里挂满了晶莹的露珠,煜明的裤脚很快就被打湿了。他却毫不在意,只顾欣赏着四周的景色。突然,一阵悠扬的山歌从远处传来,声音清脆婉转,带着浓浓的山野气息。煜明心中好奇,加快脚步循声而去。
绕过一片茂密的树林,煜明看到一个年轻的山民正挑着一担山货走在前面。那山民瞧见煜明,热情地打招呼:“小哥,上山赏秋啊?” 煜明笑着回应:“是啊,大哥,你这山歌真好听,我被吸引过来了。” 山民咧嘴一笑:“从小就爱唱,随口哼哼,让小哥见笑了。” 两人边走边聊,山民告诉煜明,前面有一处山谷,秋天的时候漫山遍野都是野菊花,景色美得很。
煜明听了,心中满是期待。与山民分别后,他加快了脚步。不多时,便来到了那处山谷。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漫山遍野的野菊花肆意绽放,金黄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菊香,令人心旷神怡。煜明激动不已,当即吟道:“谷中野菊绽金黄,风抚花枝送暗香。恰似繁星铺满地,秋光醉眼韵悠长。”
他在山谷中漫步,沉醉在这美景之中。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煜明感到肚子有些饿了,便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下,拿出自己带的干粮吃了起来。就在这时,他发现不远处的石头上刻着一些字迹。煜明好奇地走过去,仔细一看,竟是一首诗:“秋菊盛开映晚阳,孤芳自赏韵悠长。风霜不惧心高洁,笑对山林岁月荒。” 字迹虽然有些潦草,却透着一股洒脱之气。
煜明心想,这定是哪位和自己一样热爱诗词的人留下的。他对这位未曾谋面的诗友充满了好奇,于是在旁边的石头上也刻下了自己刚刚所作的诗。刻完后,他继续在山谷中游玩,希望能遇到那位诗友。
直到傍晚,煜明也没有见到那位诗友,只好带着一丝遗憾下山。回到家中,他心中还一直惦记着山谷中遇到的事。晚上,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野菊花的美景和那首刻在石头上的诗。突然,他灵感一闪,又作了一首诗:“秋山邂逅菊花黄,石上留诗韵味长。未见君颜心已念,何时再聚话沧桑。”
过了几天,煜明再次来到云麓山。他径直走向那处山谷,想看看自己刻的诗有没有得到回应。当他来到那块石头前时,发现自己的诗旁边真的多了一首新的诗:“君诗恰似韵悠扬,引得吾心共徜徉。他日若逢同把盏,共吟秋色话斜阳。” 煜明看了,心中大喜,他越发期待能与这位诗友见面了。
此后,煜明只要有时间就会去云麓山,每次都会去山谷中看看有没有新的诗。两人通过石头上的诗互相交流,虽然从未见过面,但却感觉彼此像是相识已久的老友。
在一次上山时,煜明发现石头上的诗提到了淮河。诗中写道:“淮河之畔忆童年,水秀山青映眼前。岁月变迁情未改,心中常念那方田。” 煜明看到这首诗,心中一动,他想起了自己曾读过的关于淮河的文章,对淮河也充满了向往。于是,他在诗的旁边写道:“闻君提及淮河美,心向往之念未休。若有机缘同前往,共赏河川岁月悠。”
没想到,没过多久,煜明就在镇上遇到了一个陌生人。那人看到煜明后,径直走了过来,问道:“你可是那位在云麓山山谷石头上写诗的煜明?” 煜明有些惊讶,连忙点头:“正是在下,不知兄台是?” 那人笑着说:“我就是你在石头上结识的诗友,我叫逸风。” 煜明又惊又喜,两人激动地握了握手。
逸风告诉煜明,他也一直渴望能去淮河看看,既然两人都有这个想法,不如结伴同行。煜明欣然答应。经过一番准备,两人踏上了前往淮河的旅程。
一路上,两人吟诗作词,分享着彼此的见闻和感悟。当他们终于看到淮河时,都被眼前的景色震撼了。淮河浩浩荡荡地流淌着,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两岸的树木郁郁葱葱,偶尔还能看到几只白鹭在水面上飞翔。煜明望着淮河,心中感慨万千,吟道:“淮河初见意难收,浩渺波光映眼眸。千古长河流韵事,沧桑岁月梦中游。”
他们沿着淮河漫步,感受着淮河的气息。河边有一些老人在悠闲地垂钓,孩子们在沙滩上嬉戏玩耍。煜明和逸风走到一位老人身边,和他聊了起来。老人热情地给他们讲述了淮河的过去和现在,说起曾经淮河遭受污染时的情景,老人的眼中满是忧虑;而说到如今淮河的变化,老人的脸上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