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停时,东方已泛出蟹青色。两人踩着新雪出门,子墨忽然指着地上的梅枝投影:"你看这影子,竟像幅天然的《墨梅图》。"煜明弯腰拾起块冻得坚硬的雪团,在梅树下印出两个相连的掌印:"待春雪化了,这里便会生出两棵'掌印梅'——就像你我,虽各在江湖,根脉却始终相连。"
子墨从袖中取出两枚梅形印章,"寒香"印递给煜明,"玉骨"印自己收着:"前日请徐先生刻的,边款用了你的'几缕寒香凝玉骨'。"煜明摸着印章上凸起的梅纹,只觉指腹间似乎残留着雪水的清凉,又带着几分梅香的幽远。
七、终章·待放繁枝
回到暖阁时,胆瓶里的绿萼梅已悄然绽开两朵。子墨将冻硬的诗稿烘在炉边,"属意东风应不舍"几字被热气蒸得微卷,倒像是东风吹皱的春水。煜明在诗稿空白处添了句跋:"愿与君共待,繁枝映日开。"
"明日去买些羊毫笔,"子墨呵着冻红的手指,"我想画一套《二十四番花信风》,第一幅就画这绿萼梅——你说用宿墨勾枝,还是新墨点蕊?"煜明望着窗外将明未明的天色,见梅枝在熹微中勾勒出清瘦的轮廓,忽然笑道:"不如用你袖口的雪水调墨,必定能画出'寒香抱雪'的真意。"
炉中余炭尚暖,映得满室生春。两人相视而坐,听着远处更夫敲过五更,惊起几只寒鸦掠过梅林。此时的金陵城还在沉睡,唯有这暖阁中的两盏灯、一枝梅、两个闲人,在岁末的萧寒里,守着满室墨香与友情,静待东风送暖,繁枝映日。
(全文完)
创作说明:
1. 诗词锚点:以"属意东风应不舍"为核心意象,贯穿"驿路逢梅—罗浮忆梅—雪夜画梅—种梅待春"的叙事线,将七律、《梅思》、如梦令拆解为"相遇—怀念—自勉—约定"四个情感节点,使诗词成为串联时空的记忆坐标。
2. 友情肌理:通过"风雪中相扶异地寄梅病中藏枝"等细节,展现友情在困境中的韧性;以"制梅形印种梅约定共题诗跋"等文人雅事,刻画知己间的精神同频,避免浮于表面的抒情,侧重"不言情而情自深"的留白。
3. 画面层次:构建"视觉—嗅觉—触觉"的通感体系:雪光映梅(视觉)、龙涎炭香混梅香(嗅觉)、冻石印章的冷感与炉火的温热(触觉),同时通过"墨梅倒影雪印掌纹炭花惊雪"等动态场景,赋予静态的赏梅活动以电影蒙太奇般的流动感。
4. 主题淬炼:以"梅"喻友,将"玉骨冰肌"的植物特质转化为友情的精神内核——既具"冷蕊凌霜"的孤高,亦含"待放繁枝"的温热。结尾"东风送暖"呼应诗词中的"春信"期待,暗喻友情如梅,历经寒冬而愈发清芬,深化"岁寒知松柏"的知己哲学。
喜欢云麓词心录:白云着请大家收藏:(www.2yq.org)云麓词心录:白云着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