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场诗:东海晶核震九垓,紫霄钟响破冥霾。碧游宫锁千年雾,鸿钧影现万法胎。截阐休言门户别,仙凡莫作是非猜。但闻 “法无定法” 句,始信心头有月台。
且说自金陵水火双劫后,东海之底忽生异变 —— 那当年被共工撞断的 “定海神针” 残片,经万年孕育竟成 “东海晶核”,此刻突然爆发出万道霞光,直透海面,连蓬莱仙岛都能望见海底明灭如星斗。正在碧游宫旧址闭关的多宝道人忽觉心血来潮,抬眼望时,见正北方向紫霄宫方向有钟磬之声隐隐传来,钟声中竟含着 “截阐同源” 的道韵。
“紫霄宫钟三千年不响,如今震动,必是师尊有话相传。” 多宝道人对身边金光仙、灵牙仙等截教余仙说罢,化作清风往北海紫霄宫而去。另一边,阐教玉鼎真人正与广成子在玉泉山论道,忽闻钟声中夹着 “法无定法” 四字,手中番天印竟微微发烫,印上 “阐教正宗” 四字金光暗了几分。
“这钟声…… 竟似鸿钧老师当年讲道时的混沌清音。” 玉鼎真人皱眉道,“莫非截教又有什么动作?” 广成子却冷笑道:“当年截教万仙来朝,不遵天道,如今纵使紫霄钟响,也该明白‘顺天者昌’的道理。” 话虽如此,二人却不约而同往紫霄宫方向遁去。
紫霄宫位于北海极渊之上,常年被混沌雾气笼罩,自鸿钧道人退隐后,除了三清曾来拜谒,等闲仙神难近其门。多宝道人到时,见宫前已有数道身影 —— 截教金灵圣母残魂附在玄鸟身上,正与阐教惧留孙对峙,玄鸟口中还衔着半片 “诛仙剑图”;阐教黄龙真人盘坐云头,盯着截教龟灵圣母所化的灵龟,龟壳上刻着 “截教玄功”。
“诸位还在争执?” 多宝道人长叹一声,“当年万仙阵后,截教凋零,阐教兴盛,可如今佛魔相争,人间涂炭,难道还要重蹈覆辙?” 金灵圣母残魂忽道:“多宝师兄,我等残魂至今不得往生,皆因心中有‘截教不公’之怨,若紫霄钟响能解此怨……” 话未说完,紫霄宫大门轰然开启,十二道青铜钟自空中浮现,每道钟上都刻着不同道统的符文。
钟声三响,第一声如混沌初开,截教玄鸟与阐教仙鹤虚影同时振翅;第二声如阴阳初判,佛门禁法与仙门术法在空中相触却不互斥;第三声如万法归宗,所有仙神手中法宝皆发出共鸣。广成子手中番天印 “当啷” 落地,印上 “正宗” 二字竟变成 “正心”;金灵圣母残魂所附玄鸟忽然褪去血色,化作纯黑灵禽,眼中戾气尽消。
“快看!紫霄宫顶有鸿钧道影!” 灵牙仙忽然指着云端。但见七彩祥云之中,隐隐浮现出一位道袍老者,虽无具体形貌,却让所有仙神心中升起 “师尊在上” 的孺慕之情。道影抬手虚挥,碧游宫方向的重重迷雾竟开始消散 —— 那曾被阐教仙术封禁多年的截教祖庭,此刻露出真容:宫墙非金非玉,而是由万千生灵的信念凝成,檐角悬着的不是宝铃,而是人间百姓的祈愿。
“吾尝言‘法无定法,万法归心’。” 鸿钧道影的声音如海天相接,“截教重术,阐教重理,佛教重空,然术理空三者,皆为渡人舟筏。昔年封神,非截教该灭,乃杀劫当应;今日佛魔,非正教当争,乃众生执念未消。” 说罢,道影指尖飞出三道流光:
青气落入多宝道人手中,化作 “万法同源鉴”,可照见法宝中蕴含的众生念力;
白气落入玉鼎真人怀中,化作 “诸相非相镜”,可映出修行者心头的门户之见;
金光落入金灵圣母残魂,玄鸟突然展翅,竟驮着残魂飞向轮回台,途中残魂面带微笑,似已放下千年执念。
广成子捡起番天印,忽觉印上沉重的 “正统” 负担消失,取而代之的是 “护世” 二字微光。他望着多宝道人,长叹道:“当年在玉虚宫,吾等总以‘天道’为名,行排斥异教之事,却不知天道最忌‘定于一尊’。今见碧游宫雾散,方知两教本是同源,如阴阳鱼互抱,缺一不可。”
多宝道人握住广成子的手,二人头顶竟同时浮现出 “截阐合流” 的道纹 —— 这是自封神大战后,两教领袖首次以平等之姿相视而笑。紫霄宫钟声再次响起,这次钟声中竟夹杂着人间百姓的诵经声、孩童的笑声、樵夫的歌声,原来天道之妙,全在人间烟火中。
“看!碧游宫前的‘万仙劫碑’显字了!” 龟灵圣母所化灵龟忽然开口。但见碧游宫前石碑上,原本只有截教万仙姓名,此刻竟多出阐教十二金仙、西方十八罗汉,甚至八仙、人间帝王的名字,碑额处 “万仙同源” 四个大字闪闪发光。
玉鼎真人以 “诸相非相镜” 照向自己,镜中竟映出当年在桃源山收杨戬为徒时的初心 —— 只为护持人间正道,而非争教统高低。他对多宝道人笑道:“当年吾等争‘封神榜’,争‘万仙幡’,如今才知,真正的‘封神’,是封众生心中的善念;真正的‘万仙’,是容天下万类皆可成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