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文川与沈如意齐齐起身行礼。
“吃过饭就出发。”
十月天里,寒风呼啸。
袁钧安刚放下手中碗筷,属下进来回禀,“回少主,王爷召见!”
他眸一紧,略一思索后,又倏然舒展开,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是……
没一会儿,袁钧安就来到了宋衍账前,只见他身穿战甲,一副整装待发的样子。
“王爷,这是?”
宋衍回道,“还有几股山匪,本王一并剿掉,袁大人,林景淮玩忽职守,本王已将他绑住,看在小莲村,只等剿匪归来后押至京都问罪,南泾郡的大小事务就暂由你代为处理。”
袁钧安一听,连忙跪下,“为我南陈国效力,是袁某之幸,承蒙王爷信任,袁某定当不负重托。”
宋衍欣赏般点点头,“那就有劳了。”
“为王爷效力,万死不辞。”
“那本王就先出发了,袁大人也赶紧回县郡吧。”
“是,王爷。”
宋衍吩咐完,手拿红樱枪,跃上坐骑,高高在上。
他的手下南山先生与女扮男装的丫头齐齐爬上了马车。
只听一声令下,宋衍带着几万人马离开了西南山山脚。
随着他们离开,地上只余残留的灶眼与灰烬,袁钧安眯眯眼,问:“端王军离开什么都带走了?”
“回少主,山上缴的金银财宝据说明天运往建康城。”
“明天啊?”
“是的主子。”
袁钧安一笑,半阴半阳,让人寒毛直坚,“都送走?”
那回事的人朝四周看看,好像有人在偷听一般,小声附到他耳边道:“据我们的探查,是的。”
袁钧安摇摇头,“都说还有几股山匪没有缴清,干嘛这么急运回建康,真是……”一脸可惜的样子。
“姓林的呢?”
“回少主,端王拨了一队人马,把人押往北边了,据说是方小山镇,然后等剿匪结束,再把人带到京城。”
“方山小镇?”
“是的,少主,据我们所查,前段时间,那南山大儒季文川在那边呆过几天。”
袁钧安再次眯眼,“找人手盯上,看看季文川与那宠丫是不是真跟宋衍去剿匪了。”
“是,少主。”
下午,西北风越刮越凶,刮到脸上跟刀剐一样,冬天剿匪还真不是人干的,可是每每冬天却又是山匪最猖獗之时,还真是不让人过安生日子。
两天后,西南山之西——灵芝山上一股近五千多人山匪被剿,三万多人围山,碾压式夺下了山头。
沈如意问,“王爷,这次抄了多少金银财宝?”
宋衍摇摇头,“这里没有水陆交通,经济又不繁华,没什么金银财宝。”
沈如意却不苟同,“王爷,山对面就是楚国了,这条边境线上别的没有,可是茶、桑发达,不太可能没有金银珠宝。”
宋衍看了看沈如意,“你确定?”
穷乡僻壤,宋衍还真不信。
“要不,我们翻过山去看看?”
宋衍顿了好一会儿才点点头,“嗯,那就去看看。”
三天后,当宋衍与沈如意一行人,从深深的森子里钻出来时,齐齐一笑,“五天前,他们还在这里扎营的呢,灶眼还没被风土掩埋,痕迹依旧。”
行军打仗,最要不得的就是留下灶眼痕迹,难道宋衍不知道?
长安驾马过来,跑到跟前,一个飞纵跃下,利落潇洒之极。
“主子,人抓住了。”他显得很兴奋。
宋衍点头,“带路。”
一行人骑马飞快,直往附近的小莲村跑。
还没到村口,远远的看到村子内外打成了一片。
宋衍等人一惊,“这是过来抢人的。”他打马,“长安,常顺,赶紧调集人马,务必把人抓住。”
这可是只肥羊。
“是,王爷。”
沈如意与季文川二人相视一眼,一身老骨哟,还真赶不上。
他主动喊道,“王爷,你先去抓人吧,我跟阿意在这里等你。”
远去的宋衍只来得及挥了一下手,意思是同意他们等在这里。
沈、季二人眼睁睁的看着宋衍冲进了村子。
“能抓住吧?”
原本带了三千人杀回头的,结果在前面飞涯口遇到一股山匪,留下了二千五百人,宋衍只带了五百人出来,看村子里密密麻麻的人头,事情不妙啊。
沈如意摇摇头,“王爷没胜算?”
季文川不解的问,“为什么?”从他站的角度看过去,村子里的判军似乎不多。
“先生,王爷有一软肋。”
季文川:……王爷的软肋不就是你吗?你跟我站在这里,怎么会……
正不解呢,突然发现宋衍节节后退。
季文川定睛远眺,终于发现原因,“原来他们拿村子里的老百姓威胁王爷。”
“小莲村的老百姓早就疏散了,他们是抓了别的地方老百姓。”
真是……季文川无限悲凉,不管在什么时候,最无辜的永远都是底层老百姓。
天上黑时,宋衍打马回到了宿营地,“往西北逃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