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通讯器里传来陈墨教授的惊呼,"五十年代的微生物样本库!"
周奕然在地面操控钻机破开最后一道石壁,锈蚀的齿轮组在液压机作用下缓缓转动。尘封六十年的地下空间豁然开启,霉变的木架上堆着泛黄记录簿,某页潦草写着:"七月初九,青禾前身'万昌号'盗取茶曲未遂,毁井三口。"
震动从地底深处传来,智能茶柜突然播放起沙沙的杂音。晚舟在控制台输入解密后的二十四节气密码,AR地图上的光斑最终汇聚成北斗七星阵——七口古井的位置正好对应星宿方位。
"镇物在这里!"林小满的激光笔指向密室穹顶,倒悬的铜匣表面布满菌丝侵蚀的孔洞。陈教授用超声波震荡仪剥离附着物时,匣内传出清脆的机械运转声——光绪年间制造的浑天仪正在自主运转,齿轮咬合处卡着半片未腐化的茶饼。
当铜匣完全开启时,智能茶柜的屏幕突然亮起七色彩光。菌群处理器自动生成新的分子式,包子铺的王老板惊讶发现,变异菌群正在分解井底渗出的沥青污染物。
"原来真正的镇物是菌群本身。"吴奶奶用井水冲泡陈年茶饼,澄澈的茶汤里悬浮着发光的微生物,"老祖宗早把救世的方子,埋在我们日日喝的水里了。"
晨光穿透雨云时,修复好的古井开始自主净化地下水。青禾实验室的监控画面显示,他们偷藏的菌种正在培养皿中集体自溶。而在梧桐街AR地图上,代表古井的光标悄然移动了七米,正好避开即将施工的地铁16号线勘探点。
喜欢梧桐街记事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梧桐街记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