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东开着车,本来打算直接开到东方酒厂大门口停下。坐在副驾驶的徐大志却指了指酒厂马路对面的小卖店说:"李哥,不用开到酒厂门口,就在马路对面那个小卖部门口把我放下就行了。"
李晓东一时没明白他的意思,疑惑地看了他一眼。
徐大志笑着解释道:"你把我放在小卖部那儿就行。我这会儿烟瘾犯了,得去买包烟。待会儿要见陆厂长他们,没烟在手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哦!原来是这样!"李晓东这才恍然大悟,连忙把车稳稳地停在了小卖部门前。等徐大志下车后,他就调转车头回废品回收站去了。
小卖部的老板赵虎正坐在柜台后面听收音机,一抬头看见徐大志走过来,连他钱都还没掏出来就笑着打招呼:"哟,老板又来啦?这是又要去酒厂办事?"
徐大志点点头:"可不是嘛,今天陆厂长特意在小食堂安排了饭局,邀请我中午过来一起喝酒吃饭。这不烟快抽完了,先来买包好烟备着。"
他说着从兜里掏出十块钱,又买了包好香烟。
买完烟后,徐大志把烟往兜里一揣,夹着那个二手的黑色真皮公文包,用手捋了捋油光锃亮的大背头,迈着方步朝对面的东方酒厂走去。
今天酒厂传达室值班的是赵洪,平时常在的陆小斌大爷这会儿正好不在,去各个科室送报纸去了。
徐大志一副轻车熟路的样子,大摇大摆地往里走。经过传达室时,还特意停下脚步,热情地朝里面的赵洪挥手打招呼:"赵大爷忙着呢?陆大爷是去送报纸了吧?昨天我来的时候都没见着您啊!"
赵洪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弄得有点懵,看他这身打扮像个大老板,又这么熟络的样子,虽然一时想不起来是谁,但也不敢贸然阻拦,只能含糊地应着:"啊...对对,老陆是去送报纸了。您是......?"
徐大志摆摆手,一边继续往里走一边满不在乎地说:"赵大爷您叫我大志就行。今天跟陆厂长约好了签合同,中午还要在你们小食堂喝酒吃饭呢。陆厂长这会儿在办公室吧?"
"在的在的!"赵洪一听是来找厂长的,赶紧从传达室跑出来,满脸堆笑地指路,"您顺着这条路一直走,上办公楼就成!"说着还特意把徐大志送出去好几步远。
陆军一见到徐大志来了,立刻满脸堆笑地从椅子上站起来,热情地迎上去,想拉着他的手就要往厂里的小食堂走:"走走走,咱哥俩先喝两杯去!"
徐大志却不慌不忙地摆摆手:"陆大哥,喝酒不急。咱们先把正事办妥了。"
他说着,从那个二手真皮公文包里,掏出几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这是他昨晚在宾馆里熬夜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合同要点,虽然条件简陋,但他愣是用宾馆的信纸和圆珠笔,把合同条款写得像模像样。
"麻烦先让办公室的同志帮忙打印出来。"徐大志把稿纸递给陆军,又提议道:"趁着打印的工夫,我先去生产车间和成品仓库转转,熟悉一下咱们厂的生产情况。"
这份手写的合同可把陆军给震住了。上面密密麻麻列着十几条专业条款,什么"不可抗力因素"啊,"违约责任"啊,"提成计算方式"啊,看得陆军一愣一愣的。
虽然有些法律术语他看不太懂,但关于双方责任和报酬计算的部分写得清清楚楚。陆军心里暗想:这徐大志果然是见过大场面的,这么专业的合同,不是经常做生意的人根本写不出来。
其实徐大志也是被逼无奈。他哪有什么像样的办公条件?昨晚在宾馆里,他咬着笔杆子绞尽脑汁,把能想到的合同条款都写了上去。他心里清楚,要是不把戏演足了,等酒卖出去了,陆军赖账怎么办?所以必须装得像个正规公司的业务代表,让陆军深信不疑。
等陆军交代办公室打印合同后,徐大志认真地让陆厂长陪着在生产车间和仓库转了一圈,显得好像把生产流程、库存情况都记在心里那样。似乎直到把这些都看明白了,他才跟着陆军往食堂的小包厢走去。
在饭桌上,徐大志故意摆出一副认真负责的样子。当陆军厂长、钱爱民副厂长和销售科长孙伟等人热情劝酒时,他几次三番地推辞,说什么"工作要紧中午少喝点点到为止就行"。
这副做派让陆军等厂领导对他印象特别好,觉得这个小伙子不贪杯、不浮躁,是个实实在在干事情的人。
饭后,回厂长办公室合同签完之后,徐大志又装腔作势地开始了解酒厂的生产、销售和财务情况。
其实他早就胸有成竹——当初在报纸上看到东方酒厂的报道时,他就已经想好了营销方案。现在这个年代,能让东方酒厂起死回生的营销办法多得是,随便挑一个都能让酒厂的销量上去,至少扭亏为盈完全不是问题。
当然,要说打造一个响当当的品牌,那得从长计议,需要一步步来。但要是只搞一次促销活动,把库存产品销售出去,在这个时代,用后世的营销手段,那可是十个手指抓田螺,十拿十稳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