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1月11日,农历九月二十,星期三。
宜:结婚、会亲友、出行、房屋清洁、合婚订婚、纳财、赴任、买衣服、订盟、动土、祈福、栽种.……
忌:搬新房、安床、开仓、作灶。
上午,徐大志一直待在学院里,专心听老师讲课,哪儿也没去。
中午在食堂吃完饭后,他照例安排黄明骑自行车出去跑一趟,让他到供销宾馆和兴城大厦打听打听最近有什么新消息。
黄明像往常一样,接到徐大志指令就立刻骑上自行车屁颠屁颠出发了。
没过多久,黄明又风风火火地赶回来了。
他告诉徐大志,其他事情都没什么特别的,就是镜湖酒厂的刘晓伟厂长来电话了,说想和徐大志当面谈谈,有重要的事情要商量。
听说有正事要谈,徐大志二话不说就带着黄明出门了。
他们先去了供销宾馆,在那里给刘晓伟打了个电话。
电话那头,刘晓伟很客气地说:"徐总啊,您现在在哪儿呢?我有点事情想跟您当面商量商量。"
徐大志觉得有点奇怪,就问:"这事电话里不方便说吗?"
听刘晓伟支支吾吾的样子,而且也没主动邀请他去酒厂谈,徐大志心里直犯嘀咕:这个刘晓伟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不过转念一想,大概刘晓伟有些不方便在厂里说的话了,那干脆让他来兴城大厦面谈算了。
连城北电子市场的赵斌董事长都认可他办事处的办公环境,那让他们来兴城大厦看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于是徐大志就说:"那这样吧,你们到兴城大厦九楼来,我在这边办公室等你们。"
就在电话快要挂断的那一刻,徐大志突然脑子一转,冲着电话那头的刘晓伟喊道:"哦,还有……刘厂啊,你顺便带五箱特制镜湖黄酒过来,我这儿另有用处。"
站在旁边的黄明听到这话,脸色顿时就垮了下来,心里暗暗吐槽:这个老二脸皮可真够厚,心够黑的,逮着机会就要占人家便宜。人家刘厂长就是找他有事,他倒好,张嘴就要顺他们的五箱特制黄酒,这不明摆着要吃大户嘛。
徐大志斜眼一瞥,立马就猜到了黄明在想什么。他嘿嘿一笑,伸手在黄明肩膀上重重拍了两下,然后转身朝前台陈倩挥了挥手,算是道别。
还是老样子,黄明苦哈哈地蹬着那辆二八自行车,徐大志舒舒服服地坐在后座上,两人晃晃悠悠地朝着兴城大厦的方向而去。
自行车骑到兴城大厦楼下,徐大志却没上九楼。他带黄明去开汽车,又开回了学院的传达室。
黄明一开始还纳闷,心想:"不是说要去办公室吗?怎么又往回走?"
等到了传达室,看见徐大志指挥他去搬那里面的几箱东方黄酒,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徐大志是专门回来取酒的。
徐大志心里有自己的考虑。现在他们在兴城大厦有了整整一层楼的办公场地,再把这些黄酒堆在蒋大爷的传达室里就不太合适了。
一来传达室地方本来就不大,二来每天来来往往的老师那么多,万一被人看见这些酒,还以为蒋大爷在偷偷做什么买卖呢,这不是给老人家添麻烦嘛。
不过徐大志也没把酒全搬走,特意给蒋大爷留了一箱。他笑呵呵地对大爷说:"这酒您留着慢慢喝,每天喝几小杯,对身体好,能活血化瘀。"
蒋大爷搓着手,嘴上说着:"哎哟,小徐啊,你这孩子也太客气了!"
但推让了几下也就收下了。其实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徐大志最近可没少往学院领导那儿送酒,院长和教务处那些办公室的门,可都是他给开的呢。
徐大志看见黄明把几箱酒都搬到车上,这才开车回了兴城大厦。
到了兴城大厦楼下,他把车停稳,转头就对黄明说:"你上去叫马仪和周武他们几个下来搬酒。"
这会儿办事处里的人手还不算太忙,主要是在办公室学习业务知识,了解镜湖酒厂即将举行的经销商大会的细分工作,以及日常商务来往礼貌用语应对等。
徐大志觉得,得让他们时不时干点活,不能光坐着不动。在他眼里,他的单位可不养闲人——当然,他自己除外,因为他是老板嘛。
上楼后,徐大志发现邹英不在办公室,就把丁霞、钱满山等几个新来的员工都叫到了会议室。
他简单开了个小会,告诉大家一个消息:等会儿镜湖酒厂的领导要来办事处参观考察。
"大家抓紧时间再把办公室打扫一遍,"徐大志仔细交代道,"特别是走廊和会议室,一定要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
说完卫生的事,他又开始安排接待工作:"等酒厂的领导到了,丁霞、黄明,你们两个负责会议室的接待工作,其他人就坐在自己工位上看看资料、记记心得笔记。
“丁霞,你记得先给领导们泡好茶,然后坐下来一起参加会议,要拿着笔记本认真做会议记录。黄明已经有经验了,我就不多说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