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看似一片宁静的绿色海洋,实则暗藏着无数致命的危机。环境恶劣到了极点,气候变幻莫测,时而骄阳似火,将大地烤得滚烫,让人仿佛置身于蒸笼之中;时而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冰冷的雨水如子弹般抽打在战士们的身上,瞬间湿透了衣衫,寒意直钻骨髓。草地中泥潭遍布,表面上覆盖着一层看似柔软的水草,实则是隐藏在黑暗中的死亡陷阱,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其中,越挣扎陷得越深。极其严重的是缺衣少食更如雪上加霜。饥饿时刻折磨着他们的身体。不少红军战士体力逐渐耗尽,最终长眠在了这片草地之上。
对于出生在巴山南麓仪陇县的张思德,这位原本结实健壮的战士,在这艰苦的征途中,身体也一天天消瘦下去。脸颊变得凹陷,颧骨高高突起,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尽管自己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但他始终心系战友,尤其是那些伤病员。坚持为伤病员背枪,在泥水没踝的荒草滩上,一步一步艰难地走着。每一步,都仿佛要耗尽他所有的力气,但从未停下过前进的脚步。通信营一排的战士小李,年轻而充满活力,热情似火。命运却在这片草地上给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队伍在草地中艰难地前行。小李小心翼翼地走着,眼睛紧紧盯着脚下,生怕一不小心就陷入泥潭。他的脚突然一滑,整个人失去了平衡,陷入了泥沼之中。“救命啊!” 小李惊恐地呼喊着,声音中充满了绝望和恐惧。他拼命地向上挣扎,双手在空中挥舞着,试图抓住任何可以救命的东西。泥水不断地涌入他的口鼻,呛得他几乎窒息。他的眼里淌着泪,痛苦地向战友们喊着:“救救我,快救救我呀!”战友们听到呼喊声,立刻围了过来。看着陷入泥沼的小李,心急如焚。有的战士毫不犹豫地伸手去拉,却险些也被陷进去。大家眼睁睁地看着泥沼从小李的大腿没到胸部,却束手无策。
肖英和康大姐听到呼喊声,急忙跑过来。望着身陷险境的小李,内心犹如被重石压坠,充满了无尽的忧虑和焦灼。肖英眉头紧蹙,目光如炬,在四周焦灼地寻觅着拯救小李的法门。康大姐则在一旁宽慰着惊惶失措的战士们,同时也在苦思冥想应对之策。张思德风驰电掣般地抵达现场,凝视着深陷泥沼的小李,心如刀绞。他深知泥沼的凶险,若不快速伸出援手,小李的性命必将危险。他的脑海中如闪电般飞速运转,苦思着解救小李的妙计。蓦地,他灵光一闪,想出了一个险象环生却可能行之有效的方法。“班长,我有法子了!”张思德心急如焚地对杜班长说:“我爬在泥沼上,你踩着我身子,去拉小李的左手,再来两人也这样拉他的右手。”
思德说完,就毫不犹豫地爬在了泥沼上。杜班长看着趴在泥沼上的张思德,心中一阵纠结。他不忍心踩在张思德的身上,那是他的战友,是和他一起并肩作战的兄弟。他立在那儿,迟迟没有动。“班长,快上呀,否则他会没命的!” 张思德看着犹豫不决的杜班长,急得大声喊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焦急和坚定,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看着张思德那急切的目光,杜班长咬了咬牙,抬起了脚。他小心翼翼地踩在张思德的身上,心中充满了愧疚和担忧。他知道,张思德这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冒险,但为了救小李,他们别无选择。在另外两名战士的协助下,大家齐心协力,开始拉小李的手。小李感受到了希望,他用尽最后的力气,配合着战友们的救援。
泥水不断地溅起,打在大家的脸上和身上,但没有人在意。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把小李救出来!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每一秒都显得无比漫长。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奄奄一息的小李被成功地拉了出来。他躺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眼中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战友们的感激。“谢谢你们,谢谢大家!” 小李哽咽着说道。他的声音虽然微弱,但却充满了力量。大家围了过来,纷纷安慰着小李。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张思德,你真是好样的!” 杜班长激动地说道,“要不是你想出这个办法,小李可就危险了。”“是啊,张思德,你太了不起了!” 其他战士也纷纷称赞道。
张思德从泥沼中爬了起来,他的身上沾满了泥水,显得有些狼狈。但他的脸上却洋溢着笑容,那是成功解救战友后的喜悦。“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张思德谦虚地说道,“我们是一个集体,一个都不能少。”肖英和康大姐看着张思德,眼中满是敬佩。她们深知,在这艰难的征途中,像张思德这样舍己为人的战士,是红军队伍的宝贵财富。但见他抖了抖身上的泥浆,擦去脸上的污泥,背着战友们的枪支,又向前方坚实地走去。甪他的行动告诉大家:“我来为大家探路,我不怕危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