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已经离开了,请节哀!”医生从病房走了出来,告诉刘翠娥这个消息,陈大庚终于还是没有挺过去,永远的闭上了眼睛。刘翠娥呆立在原地,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医生,似乎没有听懂这句话的含义。片刻后,她的身体开始微微颤抖,嘴唇也不受控制地哆嗦起来。
“不,这不是真的…… 他怎么能…… 怎么能就这么走了……” 刘翠娥喃喃自语,像是在祈求着什么。突然,她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双腿一软,整个人瘫倒在地。
刘翠娥双手拼命地捶打着地面,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声。“大庚啊,你怎么能丢下我们不管啊!你说过要永远陪着我,你不能说话不算数啊!” 刘翠娥的哭声回荡在医院的走廊里,充满了无尽的悲痛和绝望,一时间竟有些竟充满了恐怖的氛围。
刘翠娥的头发凌乱地散在脸上,泪水不停地从脸颊滑落,打湿了她的衣服。她的眼睛红肿,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无助和迷茫。她和陈大庚一起度过的那些艰难岁月,他们一起为了家庭努力奋斗,一起经历生活的风风雨雨。本想着日子会越来越好,可如今,丈夫却突然离她而去,这让她如何接受得了。
“你说过要陪我一起变老的,你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啊!” 刘翠娥一边哭,一边重复着这句话,对着空气呼喊着,仿佛陈大庚还能听到她的话。她的身体不停地抽搐着,每一声哭泣都像是从心底深处发出的呐喊,那是对丈夫深深的眷恋和不舍。
陈嘉航整个人像是被雷击中了一般,大脑瞬间一片空白。他呆呆地望着母亲,眼神中充满了痛苦和茫然。直到母亲瘫倒在地,他才如梦初醒,连忙冲过去,扶起母亲。
“妈,您别这样,您别太伤心了……” 陈嘉航安慰着母亲,可自己的泪水却也止不住地流下来。他紧紧地抱住母亲,仿佛这样就能给她一些力量。“妈,爸爸 他一定不希望看到您这样,您要振作起来!”
陈嘉航的内心却如同被撕裂一般疼痛。父亲的离去,让他感觉像是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小时候父亲带他去河边抓鱼,那时候父亲的笑声是那么爽朗;父亲在他考试失利时,耐心地给他讲解题目,鼓励他不要气馁;每次他遇到困难,父亲总是默默地站在他身后,给予他支持和力量。
“爸,儿子还没来得及好好报答您,您怎么这么快就走了!” 陈嘉航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放声大哭起来,肩膀不停地颤抖着,泪水打湿了母亲的肩膀。他觉得自己的世界仿佛在这一刻崩塌了,未来的路变得无比迷茫。
父亲一直是陈嘉航的骄傲,是他人生路上的榜样,是他这辈子最崇拜的男人。小时候,陈嘉航看着父亲在田间辛勤劳作,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父亲都从未抱怨过一声。他那结实的臂膀,扛起了家里的重担,也撑起了陈嘉航对生活最初的信念。每次看到父亲在土地上挥洒汗水,收获希望的果实,陈嘉航心中都充满了敬佩,他觉得父亲是那么的强大,仿佛没有什么困难能够打倒他。
陈大庚不仅勤劳能干,还十分善良正直。村里哪家有困难,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陈嘉航还记得有一次,邻居家的老人突发疾病,子女又都在外地,父亲得知后,二话不说就背着老人往村里的卫生所跑。那一路的焦急与坚持,陈嘉航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从那时起,父亲的善良就像一颗种子,在陈嘉航的心里生根发芽。
父亲对他的教育也格外用心。尽管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他始终鼓励陈嘉航努力学习,告诉他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每当陈嘉航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父亲总会耐心地给他讲道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坚持的重要性。那些无数个夜晚,父亲陪着陈嘉航一起在昏黄的灯光下学习的场景,成了陈嘉航最珍贵的回忆。
可如今,这个如大山般的男人,这个他最崇拜的男人,就这样静静地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陈嘉航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就像在黑暗的大海中突然失去了航向的船只。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没有父亲的生活,未来的路该何去何从,他完全没有头绪。
爸爸一直坚信言传身教的力量,他用自己的一举一动,为陈嘉航诠释着做人的道理。他常对陈嘉航说:“做人要诚实,这是立身之本。” 小时候,他不小心打破了家里的花瓶,因为害怕责骂而选择隐瞒。父亲发现后,并没有立刻发火,而是耐心地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说:“嘉航,做错了事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认错误。诚实的孩子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那一刻,陈嘉航在父亲温和却又坚定的目光中,感受到了诚实的重量,他红着脸向父亲承认了错误。从那以后,诚实成为了陈嘉航心中不可动摇的准则。
在邻里相处上,父亲也给陈嘉航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告诉陈嘉航:“远亲不如近邻,大家生活在一个村子里,要相互帮助。” 村里的刘奶奶独自一人生活,行动不便,陈大庚经常主动帮她挑水、劈柴。陈嘉航跟着父亲一起去帮忙时,父亲总是教导他:“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你遇到困难时,别人也会伸出援手。” 在父亲的影响下,陈嘉航从小就懂得关爱他人,与邻里相处十分融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