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英的歌声落下,灵堂里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大家纷纷夸赞张桂英的歌声和这首新编的孝歌,既唱出了大家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也唱出了许多人心中的遗憾。
陈大建在一旁微笑着点头,对张桂英竖起大拇指:“桂英,这首孝歌唱得好啊,唱出了咱们每个人的心声。” 张桂英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就是想起自己爹娘,心里头有好多话,就借着这孝歌给唱出来了。”
张桂英之所以受到大家的欢迎,还有与她是女人有很大的关系,在村里,之前都是男人在唱孝歌,女人唱孝歌,还是最近几年开始时髦起来的,出现了专业唱孝歌的礼仪团队,团队里有鼓手,孝歌手、锁啦手,打铙钹的,而孝歌手里面的就有女人,三十多四十岁年纪的女人,声音和男人特别像,一般人是区分不了的。
张桂英最后两句唱道:“孝歌唱到此为止,再有歌师请上场!”敲鼓的人连忙点了鼓:“咚咚咚咚……咚……咚……咚!”
张恩福缓缓从人群中走出。说道:“不要冷场嘛,谁再来一首?”半天也没有人应声,张恩福继续说道:“那我老头子来一首吧!”众人立刻附和,有人还鼓起掌来。
张恩福在灵前站定,深吸一口气,仰头片刻,平复了一下情绪,缓缓开嗓:“月光照进咱的房,想起当年迎新娘。红烛摇曳映脸庞,你的笑容暖心房 。” 他的声音沙哑粗糙,像砂纸摩擦,却饱含力量。这句质朴的歌词,一下把众人拉进了往昔岁月。
旋律渐深,张恩福唱道:“田间地头一起忙,汗水湿透旧衣裳。粗茶淡饭也飘香,有你日子不慌张。” 歌声带着历经生活锤炼后的坚韧与执着,每一句都倾注了对往昔相伴岁月的眷恋。
唱到往昔难忘的画面时,他的声音开始颤抖,眼眶泛红:“那次生病你忙前忙后,端汤送药不嫌累。我却疏忽你的憔悴,如今后悔难挽回 。” 字字句句,都被哀伤浸透,如泣如诉的歌声里,他与爱人相处的画面,在众人眼前一一浮现。
台下一片寂静,老人们闭目聆听,眼角淌着浑浊的泪水;年轻人神色凝重,沉浸在这份深沉的情感中。香烟的雾气仿佛也被歌声凝固,与旋律交织,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
最后,张恩福用沙哑的嗓音,缓缓唱出:“奈何桥边你慢走,等我相聚再携手。” 随着最后一个音符落下,他微微颤抖的身躯似耗尽了所有力气。但他的眼神中透着释然,仿佛通过这首饱含深情的孝歌,完成了与爱人的最后对话,将心中的思念毫无保留地倾诉了出来。
众人知道,张恩福唱的是已故刘静姝,不由眼眶湿润,片刻之后,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陈嘉航的电话震动起来,他拿出来一看,是马玉琴的消息,陈嘉航点开对话框,是马玉琴通过微信给自己转账了贰万元,接着还发来了一段文字:嘉航,我先给你转两万,你先用着,如果后期还不够的话,我再想办法!
陈嘉航一阵激动,连忙回复了一条消息:两万元已经收到,等丧事过后,我一定还你!
很快,马玉琴的消息回复了过来:你先用着,不着急还!
屋里的孝歌依然在进行着,一辆白色的网约车停在了门口,车门打开,从车上走下来两个人,正是马玉琴和马老板。
虽说已是三月,但天气依旧有些寒冷,马玉琴身着一件深灰色的长款呢子大衣,大衣的领口处围着一条浅驼色的羊绒围巾,围巾的边缘随意地垂落在胸前,为她增添了几分柔和与温暖。呢子大衣的袖口露出一小截黑色的毛衣袖口,与整体的穿搭相得益彰,既显稳重又不失时尚感。她下身搭配着一条黑色的直筒裤,裤型笔挺,将她的双腿修饰得更加修长。脚上蹬着一双黑色的低跟短靴,靴面泛着微微的光泽,既保暖又方便行走。头发被整齐地扎在脑后,露出白皙的脖颈,几缕碎发在风中轻轻飘动。
马玉琴这样的打扮更像一位都市成熟女性,在这略显杂乱又充满哀伤的氛围中,显得格外出众。陈嘉航不由心中荡漾,那些因为父亲离世而压抑许久的情绪,在看到马玉琴的这一刻,似乎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的定在马玉琴的脸上,看着她微微泛红的脸颊,以及忧郁的眼神,心里一阵暖流涌动。而后,视线不自觉地顺着她的脖颈滑落,看到那围着浅驼色羊绒围巾的领口,又顺着大衣的线条,看到她搭配得恰到好处的黑色直筒裤和短靴。
陈嘉航张了张嘴,原本想说的感谢的话此刻却卡在了喉咙里,千言万语最后只化作一句带着鼻音的 “玉琴,你来了”。他向前迈了一步,有种想要拥抱马玉琴的冲动,他甚至已经伸出了双手,却又像触电般在中途停住了。
马玉琴不由“噗嗤”一笑,款款走上前,向陈嘉航伸出了手,陈嘉航连忙伸出手握住马玉琴的手,陈嘉航只觉得马玉琴的手柔软而温暖,细腻的触感从掌心传来,让他心里微微一颤。他下意识地握紧了些,仿佛握住了整个世界的温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