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玄又认为:“文采和质朴的交替使用,就像四季的交替一样自然。君主顺应天理,治理万物,一定要根据时弊进行改革,使国家通畅发展。时代过于质朴,就用礼仪来修饰;时代过于奢侈,就用质朴来纠正。如今,我们继承了百代帝王之后的局面,又受到秦汉时期遗留风气的影响,社会风俗过于注重形式和奢华,应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改变百姓的期望。如今的制度规定,从公、列侯以下,职位在大将军以上的官员,都可以穿绫锦、罗绮、纨素等华丽的衣服,佩戴金银装饰的物品;在此级别以下的,各种彩色的衣服,普通百姓也可以穿着。虽然上下等级有所差别,但朝臣的服饰制度,已经与皇帝相差无几,各种颜色的使用,也已经在下面通行。想要让市场上不买卖华丽的物品,商人不贩卖稀有的货物,工匠不制作雕刻精美的器物,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应该从根本上进行治理,参考古代的制度,选取文采和质朴适中的标准,制定礼仪制度。车辆、服饰等,都应该遵循质朴的原则,禁止去除社会上追求奢华的风气。让参与朝廷事务的家族、有官位的人家,不再有华丽的服饰装饰,不再穿多种色彩搭配的衣服,不再使用精巧细致的物品。从上到下,根据朴素的程度来显示等级差别就可以了,不要让差别过于明显。如果是因为功德而受到赏赐,这是皇帝特别施加的恩宠,都应该由相关部门进行表彰,然后才能使用这些赏赐的物品。上级对下级的教化,就像风吹草动一样。如果朝廷倡导朴素的风气,那么下面追求奢华的心思自然就会消除。”
司马懿回信说:“审慎地选拔官员、去除重叠的官职、改革服饰制度,这些建议都非常好。以乡里的德行为标准进行考察,朝廷考核官员的政绩,大致的方向就像你所说的那样。然而,这些制度长期以来相互因袭,一时之间难以改变。秦朝的时候没有刺史,只有郡守和长吏。汉朝虽然有刺史,但只负责监察六条规定的事项,所以刺史乘坐的是传车,其下属被称为从事,他们居无定所,也没有正式的臣属身份,后来才逐渐演变成正式的官职。从前贾谊也担忧服饰制度的问题,汉文帝虽然自己穿着黑色的粗布衣服,但仍然不能使上下的服饰制度符合规范。恐怕这三件事,要等到有贤能的人出现才能解决。”
夏侯玄再次写信说:“汉文帝虽然自己穿着黑色的粗布衣服,但没有改革和端正法律制度,朝廷内外存在着僭越的服饰,宠臣接受无节制的赏赐。从这一点来看,他似乎只是为了树立自己节俭的名声,而不是真心致力于整顿国家的制度。如今您是当世的贤才,担任国家的宰相,追寻上古的治国之道,想要实现天下大治,抑制末流,端正根本。如果制度由上面制定,那么教化就能在民众中推行。在应该改革的时候,您心怀殷切,一旦制度颁布,下面的响应就会像声音的回响一样迅速。然而您却还谦逊地说‘等待贤能的人来解决’,这就像伊尹、周公没有及时纠正殷商、姬周的制度一样让人难以理解。我实在不明白您的意思。”
喜欢白话三国志请大家收藏:(www.2yq.org)白话三国志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