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聚会的插曲很快过去,林墨的生活再次回到了忙碌而充实的“红星街道建设模式”。
那份由他亲自签发的、关于“红星街道未来五年超凡产业发展规划”的【红头文件】,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重磅炸弹,在整个江城市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文件不仅详细规划了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以及“超凡+”数字经济等多个千亿级产业链的布局,还提出了一系列极具创新性的政策支持和人才引进计划,比如“高等级职业者安家补贴”、“创新型公会孵化基金”、“副本产出资源就地转化与深加工产业集群”等等。
一时间,红星街道成为了整个江南地区资本、人才、技术和……各种“瓜”的汇聚中心。无数企业、公会、投资机构闻风而动,街道办事处门口每天都车水马龙,想要拜访林书记、寻求合作机会的人络绎不绝。
林墨对此早有预料,他迅速组建了一个由街道办精干力量(包括那位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觉醒了【文秘专员】职业的秘书小刘,以及几位经验丰富、被他用[班子建设与团队领导]技能“点化”过的副职领导)构成的“项目推进办公室”,专门负责对接和筛选各类合作意向,并利用自己的[区域发展蓝图]技能,不断优化和调整规划的细节。
他的办公室,也真正变成了红星街道的“神经中枢”。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文件,开不完的会议,以及……各种需要他亲自出面协调解决的“疑难杂症”。
这天上午,林墨刚刚用[执政调研]技能,与辖区内几家大型新能源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了一次“云端座谈”(通过魔能通讯网络),深入了解了他们在“可控核聚变微型化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和面临的瓶颈。
【叮![执政调研]成功!您对“可控核聚变微型化技术”领域的理解深度提升,获得相关政策制定建议+3,与会企业对红星街道的好感度+10,并有2家企业表示愿意将核心研发部门迁至红星街道。】
“不错,聚变能源是未来的大方向,必须抢占先机。”林墨满意地点点头,准备将调研成果融入到下一步的产业扶持政策中。
就在这时,分管城建和拆迁工作的副主任老李(一位经验丰富、作风硬朗的【城市规划师】职业者,50多岁,对林墨这位年轻书记佩服得紧),一脸愁容地敲门进来。
“林书记,出……出麻烦了。”老李的额头上渗着汗,显然是遇到了棘手的事情。
“老李,别急,慢慢说,出什么事了?”林墨示意他坐下,并给他倒了杯水(依然是枸杞茶,主打一个养生)。
“是关于‘科创大道’拓宽工程的事情。”老李接过水杯,一口气喝了大半,“按照规划,科创大道是我们红星街道东西向的主干道,也是连接几个核心产业园区的生命线。为了配合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交通流量需求,市里和我们街道都决定对科创大道进行全面拓宽和智能化改造。大部分沿线的拆迁工作都进行得很顺利,绝大多数企业和居民都非常配合,毕竟这是利好整个区域发展的大好事。”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沉重起来:“但是……在科创大道中段,靠近‘魔动机械产业园’的位置,有一家叫做‘老王锻造铺’的小作坊,死活不同意拆迁,成了整个工程的‘钉子户’!”
“老王锻造铺?”林墨皱了皱眉,这个名字他有点印象。似乎是红星街道成立初期就存在的一家老字号铁匠铺,以打造一些奇特的、非主流的机械零件和“民间发明”而出名,在一些小众的“机械爱好者”和“拾荒者”圈子里小有名气。
“对!就是那个老王头!”老李一拍大腿,满脸无奈,“这老王头,脾气又臭又硬,油盐不进!我们拆迁办的同志去了好几次,磨破了嘴皮子,提出了各种补偿方案,甚至还请了他在机械师公会的一些老朋友去劝说,都没用!他就一句话:‘这是祖产,打死不搬!谁敢动我的铺子,我就跟他拼命!’”
“而且……”老李压低了声音,“这老王头,据说年轻时也是个狠角色,觉醒的职业是稀有的【蒸汽朋克工程师】,等级不低,手里有不少稀奇古怪的‘发明’,战斗力不容小觑。他还在他的锻造铺周围布置了不少机关陷阱,我们的人根本不敢硬来,生怕闹出群体性事件或者人员伤亡,影响太坏。”
林墨闻言,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钉子户”的问题,在任何一个高速发展的区域都难以避免。但这个老王头的情况,显然比较特殊,不仅仅是经济补偿的问题,还涉及到个人情感、职业尊严、甚至潜在的武力对抗。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引发负面舆情,甚至阻碍整个科创大道拓宽工程的进度,影响红星街道的整体发展大局。
“他有什么具体的诉求吗?或者说,他坚持不搬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林墨问道,他知道,很多时候,矛盾的根源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