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平安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对。学校放假前,我还看见有人在我们学校门口卖东西呢,当时我们都觉得挺惊讶的,原来是政策变宽松了啊。”
“那你有没有兴趣加入呢?”
“卖啥东西呀?”曹平安问道。
“头花,还有女士衬衫上的领结。”
“啊?卖女人的东西啊?那多不好意思啊。”曹平安有些犹豫地说道。
顾方远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想赚钱就得放得开。要是低头就能捡到钱,那还轮得到你我吗?干不干随你咯。”
曹平安只犹豫了两秒钟,便咬了咬牙说道:“干!不过我没啥本钱,这可咋办呢?”
“我先给你点货,你拿去卖,晚上回来把钱还我就行。不过龙港镇、十里镇、车马店这三个黑市已经有人在卖了,你要是想卖货,就得去其他黑市。”
“那我去五里吧,我在那边上过学,对那边的黑市也熟悉。”
顾方远眼眸一亮,问道:“哦?那你和秦奋是同学吗?”
“不在一个班,怎么了?”曹平安问道。
“你去那边的时候,抽空帮我打听一下以前秦奋和哪些人关系比较好。”
“没问题!”曹平安爽快地答应。
一路上,顾方远传授了他一些卖东西的小技巧。
最后,曹平安从顾方远这里拿走了200个大头花和500个小头花,还借了1块钱当作路费。
加上曹平安,顾方远麾下已经有四个代销点了。
顾方伟负责车马店黑市。
王铁蛋在龙港镇黑市。
顾方琴开拓了十里镇黑市。
而曹平安则前往五里镇黑市销售。
“顾老板!”院门外传来一道熟悉的省城口音。
顾方远一听,脸上立刻露出笑容,快步上前打开门,热情地伸手和朱怀德问好。
“哈哈哈哈,欢迎朱老板再次大驾光临,您这一来,我这小小的院子都蓬荜生辉啦,快请进!”
朱怀德朝雇来的骡车那边招呼了一声,示意车夫稍等,这才跟着顾方远走进门。
刚一进院子,朱怀德就愣住了。
几天没来,这院子完全变了一副模样。
不仅牛棚被扩大不少,还新添了一大圈草棚。
草棚下面,一群中年妇女正一边嘻嘻哈哈地聊着天,一边双手麻利地快速编织着布条,动作娴熟得很。
屋内更是不断传出缝纫机“哒哒哒”有节奏的声响。
朱怀德忍不住伸头看了一眼。
好家伙!
屋里最少摆着5台缝纫机。
几个女人正坐在缝纫机前专注地忙碌着。
这哪里还像是普通的住家,简直就是一个热闹而忙碌的小型作坊。
“顾老板,你家这是在做啥买卖呢?怎么弄了这么多缝纫机?”朱怀德好奇地问道。
“朱老板,你知道头花吧?”
“你是说女同志们戴在头上的那种装饰品?”朱怀德疑惑地回答。
“对!”顾方远说着,走进阿姐的房间,不一会儿就拿出三个成品,分别是大头花、小头花和领结。
“喏!朱老板,这就是我们做的头花,还有领结,您看看,感觉咋样?”顾方远一边说,一边将东西递到朱怀德面前。
朱怀德接过头花,仔细地打量了一遍,随后又看向正在干活的女人们。
无论是上了年纪的妇人,还是年轻的小姑娘,头上都戴着这类头花,只是颜色有所不同。
年纪大些的人,选择的头花颜色比较暗沉,显得沉稳。
而年纪小的姑娘们,则普遍偏爱颜色艳丽的头花,更显青春活泼。
就连在院子里玩耍的小孩子,也戴着小巧的小头花,十分可爱。
最让朱怀德感到惊艳的还是那个领结,设计简洁清爽,却又不失时尚感。
戴在身上,比省城卖的那些领结还要更具韵味。
一件普普通通的衬衫,搭配上这个领结,立刻就散发出一种青春洋溢的气息。
而戴在三十多岁的成熟女性身上,又增添了一份干练和优雅。
同样的领结,在不同人身上竟能展现出如此截然不同的风格,真是神奇!
朱怀德一下子来了兴趣,眼睛放光地说道:“顾老板,这些东西还有多的吗?我想拿一些到省城去售卖,看看市场反应咋样。”
心里想着,自己觉得好还不算数,得拿到省城让顾客们检验检验才行。
“有,数量还不少呢,不过款式就不能挑啦。”
“行!没问题!”朱怀德毫不在意款式的问题,在这个物资供不应求的年代,只要这种新款的头花和领结能受到市场认可,根本不愁没有买家。
“那这些东西都是啥价格呀?”他接着问道。
“大头花八毛钱一个,小头花两毛钱一个,领结也是八毛钱一个。”
“这价格很公道!”
朱怀德心里盘算着,他拿到省城完全可以卖到一块五甚至两块,顾方远以前在省城生活过,显然知道那里的价格,却依然开出这样的低价,说明这是个诚实守信的商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