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了推眼镜,条理清晰地说道:“有两种办法,一种是你把货发到我们厂,然后由我们厂和外商进行交易,需要扣除30%当做佣金,所有税务由我们厂承担。
第二种是单独给你们颁布外贸资格,但需要交100万元保证金,每年5万元挂靠费,税务由你们自己承担。
第一种适合单笔外贸生意,即便事后产品出了问题,也不用负责。
第二种适合长期外贸生意,交易额还不能太低,否则挂靠费和税费都赚不回来。”
顾方远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脑海中飞速计算。
单是眼下这笔24万的订单。
若选第一种方案,就要白白交出去7万多,已经超过第二种5万元挂靠费,怎么看都是第二种划算。
况且,他心中早有宏图,未来外贸生意必然越做越大,第二种方案显然更符合长远利益。
“就选第二种吧,怎么办手续?”他抬起头,目光看向对方。
“把钱送到银行,存入我们单位户头,备注一下‘外贸资格保证金’,然后拿着银行开出的证明,来我们单位‘工厂总办’,办理接下来的手续。”
林昌军翻开办公桌抽屉。
抽出一张便签纸,飞速写下银行地址和联系人信息。
“现在银行人多,你去得趁早。”
“行,那我现在就去办,争取今天把事情办下来。”顾方远起身时,藤椅与地面摩擦出刺耳的声响。
“好,反正我也没什么事做,陪你一起吧。对了!晚上住宿安排好了吗?”林昌军也跟着站起来,顺手将桌上的文件归拢整齐。
“还没有,我这次是开船过来的.....”顾方远话音未落,思绪突然飘回深圳那次未竟的购房念头。
在深圳时,因资金未完全消耗,他便萌生了置业的想法。
不过深圳通往江南省的道路不便,所以放弃了购房的打算。
此刻身处上海。
这个念头如破土的春笋,愈发茁壮。
“这附近有大房子出售吗?我想买一栋,以后来上海居住也方便点。”
“买房子?”林昌军的眉毛几乎要拧成麻花,他扶着下巴沉思片刻,缓缓摇头。
“目前私人房屋买卖受到严格控制,没有一定关系很难过户。
私下交易的房子,也都是一些不具法律作用的私下协议,风险很大。”
“我不是买小房子,我打算买那种面积比较大的天井院,石库门里弄,或者小洋楼也行。
价格不是问题,关键对方要有点身份的人,这种人交易后,耍赖的机率也比较小。”
作为来自后世的人,他深知政策的走向。
只要房子在手,待几年后政策松动,即便原房主反悔,凭借一纸手写协议,也能顺利办理过户手续。
这不仅是一处落脚之地,更是一笔稳赚不赔的投资。
“你稍等一下,我打几个电话问问。”林昌军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钢笔,眼神中闪过一丝谨慎。
“好!我在外面等你消息!”顾方远立刻心领神会,利落地起身。
他深知,林昌军要打的电话涉及私密,或许牵扯到人情往来与特殊渠道,否则桌上那部黑色拨号电话触手可及,又何须特意支开旁人?
木质地板在脚下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他和曹平安出门时,还贴心的将办公室关上。
走廊上。
阳光透过斑驳的玻璃洒下,在白色瓷砖地面切割出不规则的光影。
顾方远掏出烟盒,抽出两支烟,一支递给曹平安,金属打火机“咔嗒”一声燃起幽蓝的火苗。
曹平安深吸一口香烟。
白色的烟雾从他齿间缓缓吐出,在风里打着旋儿。
“远哥,咱们就住几天,有必要买一套房子吗?或者以后你打算搬到上海来?”
顾方远倚着锈迹斑斑的铁栏杆,望着厂区内往来搬运货物的工人,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上海是对外的贸易出口地,咱们以后想做外贸生意,必须先送到上海,然后利用海运送出去。”
他弹了弹烟灰,烟灰簌簌落在楼下的绿化带里。
“海运可没那么简单,咱们现在货物品种单一,数量也不多,等以后数量多了,光是办理手续,都要折腾很长时间。
如果有一个比较宽敞的住所,无论是办理各个业务,还是接待外商,都会方便很多。”
曹平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猛吸了一口烟:“原来如此!那如果可以买到海船,咱们买吗?”
“暂时不买。”顾方远的目光投向远处黄浦江蜿蜒的江面,几艘货轮正拉响汽笛缓缓驶过。
“海运不像内陆航道那么简单,不但要获得国内海运资格,还要在国外获得许可。
以咱们现在的能力,别说成立海运公司,哪怕买一条海船顺利航行都困难。先把长江这条线折腾好,咱们再去想海运。”
“行!听你的!对了,既然深圳那边可以买车,上海这边也应该可以吧?咱们要不要买一辆?”曹平安突然来了兴致,眼神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恩,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有辆车的确方便很多。上海这边本土就有汽车生产企业,买车应该不难。”
顾方远碾灭烟头,将烟蒂丢进墙角的铁皮垃圾桶,金属碰撞声清脆作响。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从码头装卸效率,谈到布料市场行情。
约莫十来分钟后,办公室的门“吱呀”一声打开。
林昌军快步走出,脸上挂着掩饰不住的喜色,镜片后的眼睛亮晶晶的。
“顾老板,你运气真不错,还真找到一个想卖房子的人。”
“哦?什么房型?对方是什么身份?”顾方远立刻来了精神,上前半步追问。
“我们边走边说。”林昌军摆摆手,领着两人往楼梯间走去,皮鞋踩在台阶上发出“哒哒”的声响。
“对方是一位华侨科研人员,当年国家为了突破技术壁垒,把人家从美国请回来,特地安排了一栋花园洋房。
那房子就在杨树浦码头附近,距离我们这里也不远。红砖墙、铁艺栏杆,带个不小的花园,还有独立车库。
现在老人家岁数大了,子女又全在美国,他的任务也完成了,就打算回美国和子女安度晚年。”
喜欢1980红顶商人请大家收藏:(www.2yq.org)1980红顶商人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