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麦收后,陈秀萍也有空了,商量着带殷白宇回娘家一趟。
殷白宇没说什么,只是点头嗯了一声,这些天他们俩就像是认识的陌生人一样。
回自己屋两人就背对着,睡觉,谁也不搭理谁。
关系一点也没有因为陈秀萍给他们艾叶,试药而缓和。
“好,那等会中午吃过午饭就回去吧?”
殷白宇没说话,点点头,陈秀萍想说点什么但是忍了一下没说出口。
出屋的时候顺便跟许世琼说了一声,许世琼倒是没什么意见,嘴上的客套话也好听,
“哎哟,就是现在年份不好,本来你回娘家也是要拿点肉和粮食的,眼下我们没有,等以后给你补上。”
陈秀萍知道婆婆说的是漂亮话,也没放在心上。
都这会儿了还谈什么以后,过麦收以后,大家本来都以为还能吃点好的呢,没想道今年的产量低,加上报给县里的指标太高。
完不成,竭尽全力往上交粮食,给大队就留了1000斤麦子,就这还是好的,有些大队那真是就靠着一口气吊着呢。
这点麦子顶什么用,整个大队几百户家庭,每户按少了算,6口人总是有的,有些家庭十几口呢。
几千人,平均一天吃2两粮食,一天就得吃几百斤粮食。
不到两天,连肚子都填不饱呢,1000斤麦子就都没了。
大队长连同村长没法子,只能外出借粮食,或者想办法把这1000斤粮食去换成粗粮。
这段时间,食堂从一天三顿变成了一天两顿,只管中午和下午那顿。
陈秀萍也深感焦虑,也不敢寄希望于收玉米和稻谷,万一又想这样呢?
再这么下去恐怕真的要饿死不少人。
她心里想了想,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现在不能相信队上的说法了,还是得自己存粮食,搞粮食用尽一切办法搞吃的。
如果大队后面的秋收争气那是锦上添花,如果不行,自家人也不会被饿死。
这次回娘家,就是盘算着跟自己娘家人商量商量该怎办,至于殷家?
她基本没考虑,自始至终,殷家人也不算把她当媳妇儿,还是有不满的看法,只是表面上维持着和平罢了,陈秀萍也不怪她们,反正要是她要娶个这样的媳妇儿也会是这样的结果。
自己呢?好像也很难融入他们这个家庭。
就几步路的功夫,陈秀萍和殷白宇到了陈家。
陈厚坐在屋檐下,正在撮麻绳,小侄子陈建军在屋前玩泥巴,他第一个看见陈秀萍,倒腾着小短腿一步步的往她跟前奔,
“姑,姑。”他咧嘴笑着,不知道是不是陈秀萍的错觉,觉得建军的脸色比之前好多了,没那么蜡黄了。
也可能是嫂子在私底下有偷偷给侄子开小灶的原因。
陈秀萍一把就把他抱了起来,老陈家的第一个小辈,她还是挺稀罕的
“建军,在玩什么呀。”
“粑粑。”
陈秀萍失笑,陈厚看见三姐回来了,高兴的喊着,“三姐。”
又看到后面的殷白宇,笑容淡了几分,“三姐夫。”
殷白宇客气点头,方眠和陈满他们这会儿都还在家,忙招呼着“进来,进来说话。”
殷白宇局促的坐在堂屋,陈秀萍去看了看自己亲妈,这段时间眼见着孟兰兰精神头好了很多。
孟兰兰把老头子陈宝学撵了出去照顾女婿,想和三女儿说说话。
她拉着陈秀萍,“女婿对你怎么样?”
她知道女儿强要了人家两斗白面,婆家肯定不欢喜她的,就是怕秀萍受磋磨。
陈秀萍微微一笑,“妈,我什么性格你还不知道?没有吃亏的份儿。”
孟兰兰又打量了一下闺女,见确实还挺好的也放下了心,她是个老传统的人,嘱咐着陈秀萍
“秀萍啊,你既然嫁了人,到了别人家,就好好过日子才是要紧,要是真的在婆家受了委屈,就回家告诉你哥和陈满,娘家会为你讨个公道。”
陈秀萍点头不语,孟兰兰想起来又低头落泪,“都是妈害了你,要死不死的害死人。”
“妈别这么说。”陈秀萍不认可她的话,要嫁人要白面给妈吃,从来都是自己的选择,与亲妈无关。
如果妈待她不好,她受尽家人苛责,别说是妈,就是全家人都要饿死,她也不会牺牲自己。
正是因为这个家庭大家都互帮互助的,大家之间相互关爱,陈秀萍才不忍心。
母女俩又唠嗑好一会儿,陈秀萍也知道亲妈也能下地了,只是不能干重活,能在家里走走,活动活动筋骨。
晚上陈芬也会给她按摩腿,松松筋骨。
就是小侄子建军,正是爱走路,爱出去的年纪,孟兰兰带不了。
陈秀萍劝她,“妈,等身体好了,你想怎么带都行,你才刚刚好,就带建军,伤了身子到时候要花更多钱和粮食养身体可咋办?”
孟兰兰笑道,“你哥也是这么劝我的。”
堂屋里,殷白宇低头坐着,偶尔陈满问起他家里人,他才回一句,空气中弥漫着尴尬的氛围,让殷白宇忍不住想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